今日洛阳:烘古托今,重塑辉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日洛阳:烘古托今,重塑辉煌   古都洛阳,地处古洛水北岸,西依秦岭,出函谷即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呈黄河之险;南望伏牛,便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随着时光的流逝,洛阳失去了它往日的景象,盛唐繁华之貌逐渐远去,但古典的洛阳留给人们太多的美丽记忆和无限感慨。如今的洛阳正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悄悄融合,用旧盛唐遗留的壮丽底蕴和新时代缔造的风华正茂,向世人挥手致意。      洛阳牡丹,君临天下      提到洛阳,“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恐怕是天下人的共识。每年四五月份的“牡丹花会”时,洛阳更是人头攒动,满城皆花。西周至北宋,洛阳园囿,数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历代文人骚客,泼墨古刹,挥毫岩壁,为古城增添诗情画意。姹紫嫣红的洛阳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于宋。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也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城市美容,令人神往      与洛阳牡丹相得益彰的是洛阳的城市建设。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在大规模改造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的同时,洛阳兴建了东西长达14千米、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按照“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布局,洛阳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掀起了以新区开发和现有城区改造为重点的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王城大道纵贯市区南北;周山、龙门山、小浪底、上清宫四大森林公园化身“天然氧吧”,让洛阳市民回归大自然怀抱;洛浦公园宛如五色彩带,飘逸在河洛大地上,今日洛阳水清、路畅、岸绿、灯明。洛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在洛阳市政府门前还坐落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成为洛阳人民休闲的新去处,夏天游泳、河边乘凉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人们休闲娱乐,十分惬意。      古都迎来又一个春天      如今的洛阳已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其中中国一拖、洛阳浮玻、大阳摩托、洛阳轴承、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知名重工企业云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14个,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2008年洛阳生产总值1919.6亿元,增长14.4%,位居全省第二,中部第四,增速全国第六;人均GDP达4400美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99.3亿元,实现利税287.7亿元、利润181.3亿元,增幅全省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双双保持两位数增长。   正值十一五建设关键时期,洛阳迎来又一个新的春天。积极抢夺机遇,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发展石油化纤、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3大新兴优势产业;把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工业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旅游业作为城市腾飞的“双翼”,以展示河洛文化和古都历史为主线,使旅游业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以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多层次推进城市化进程……种种规划和行动,无不彰显着这座古都不甘落后的进取之心。   借助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抢抓时代赋予的战略机遇,洛阳距离“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正越来越近,洛阳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正慢慢实现。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