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迷惘.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迷惘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交给我们的学生。这些理论性的概念和观点,我??在座的老师都知道,但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乐于学、善于合作、喜于探究,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关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考议题。我认为无论是主动还是快乐,无论是合作还是探究,它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状态,才能实现有效课堂。如果说主动、快乐、合作、探究是学习的方式,那么,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最终的目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观课、评课、议课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自主阅读、实现有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积极;理解;交流;方法   教语文有两怕,一怕教阅读,一怕教作文。教阅读怕什么呢?教师在拼命引导学生往一个标准答案上奔跑,但学生就是引而不发,不是不知所措,就是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急切中,教师只好自己说出来。结果是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无所获。以标准答案为教学目标的教法一般是:提问――回答――再提问――再回答,没有阅读,只有理解,既没读好,又没理解明白。阅读教学怎么教,很多教师很迷惘。怎样走出这种迷惘?在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送课到西吉”专题讲座和教学示范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一、要理解,先读清楚   没有阅读,就没有理解,这是一种因果联系。但阅读不是放任自流的读读就行。有效的阅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把能体现文章思想内容的词、句了然于胸,在学生阅读时,明确提出找最难理解的词、句,找最使你感动的词、句,你认为那句话写得好等阅读要求,让学生知道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做准备。在学生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做交流,如果学生找的好,理解深刻,就可以进行新课。如果还没有达到预期,就要求再读,再交流。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形成阅读是理解的前提的心理基础,又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如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痛失父亲”的情感老师怎么讲也进不到学生的内心,原因是跟孩子交流感情的时候脱离了语言文字,没有抓住最能体现“痛失”的一句话、一个词“钉”。这说明读的不认真、不深刻,没有读清楚。在这里,读清楚的要求是没有文字障碍,能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能划出重点字、词、句。   二、互相交流是分享阅读成果,深入理解的最有效手段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把自己也定位成一个交流者,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武琼老师在学生读后要进行讨论理解时说:“我们来交流一下。”而不是我们许多老师所说的:“现在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来交流一下。”把教师和学生拉成了零距离,使交流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思维不受压抑,理解就会更深刻。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理解给予更多的赏识和宽容,只要他们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都要给予肯定,并顺着他的思维进行深入引导,以达到更佳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杜绝“请回答”这样的提问式语言,因为这样的话会使学生感觉自己的答案不标准而噤若寒蝉,不利于阅读理解的展开。   三、阅读教学要把握整体性,切忌把理解搞得支离破碎、华而不实,但也不能一开始就给出结论,禁锢学生思维   对文章的理解是一种整体感受,只有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字、词、句深入理解,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许多老师在教阅读教学时,一般是提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这几个问题就算完成任务。这使学生只见“点”,不见“面”,对文章形不成整体认识,也不是有效的理解。有的老师虽然在开始注重了整体感知,但在没有深入引导阅读理解之前,在学生只粗读课文之后,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总结出来,而且是用教学参考书上标准的语言呈现给学生,给人一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的感觉,也就是没必要再教了。这种事先给出结论,然后再找过程的教法是不可能有好效果的,他会把学生思维禁锢到老师总结的话语之内,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教学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可偏废   关于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现在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即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其工具性,又不能失之人文性。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会走向偏颇,在学字、词时脱离语言环境,不借助阅读。在教学阅读时,又忽略字、词、句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读课文就只读课文,学字、词就只学字、词,常常是事倍功半。所以,阅读教学要取得实效,就要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在一起。   五、阅读教学是对老师基本功的考验,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多数不会进行阅读教学的老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