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教案 说课 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敬业与乐业 教案 说课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敬业与乐业 【教学任务】 主备人 赵金玲 单位 平邑县郑城镇中学 学 习 目 标 1.掌握重点词语、格言及文学常识。 2.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2.对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3.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课时 两课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自主学习 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 )禅师( )拣择( ) 佝偻( )蜩翼( ) 羡慕( ) 妥当( ) 亵渎(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敬业乐群: 主眼: 理至易明: 容赦: 断章取义: 讨伐: 言行相顾: 旁骛: 3.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演讲一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的提出了“ ”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 1.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另外三名同学到黑板纠错。 4.班内集体讲评。 5.巩固,学生按照正确的答案或读或写几遍。(也可以相互提问)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如下错误: “诲”的注音要注意声调的位置。 参考答案: 1.略 2.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容赦:原谅赦免。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徒)。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3.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饮冰室主人 敬业乐业 有业 敬业 乐业 责任心 趣味 明确任务 1.导入: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重点探究问题: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试解释含义。 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展示交流 1.论点。 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有业之必要有业之必要第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中心论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拓展迁移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袁隆平,一个世人瞩目的名字。他为之奋斗的杂交水稻事业,被人们誉为“第二次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