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盘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
硬盘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硬盘的外部结构 硬盘的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个部分,其逻辑结构主要涉及硬盘盘片的数据存储。 从外部看,硬盘的结构主要包括金属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和接口三部分。 1. 金属固定面板 硬盘外部总会有一个金属的面板,用于保护整个硬盘,如图所示。一般在硬盘金属面板正面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上多会标注产品的型号、产地、设置数据等,这些信息是正确使用硬盘的基本依据。金属面板和底板结合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固定面板和盘体侧面还设有螺纹孔,以方便硬盘的安装。 金属固定板 2. 控制电路板 在硬盘的金属盖板上会固定有一个电路板,这个电路板就是硬盘的控制电路板,如图所示。为了节省空间,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大多采用贴片式元件焊接,这些电子元器件组成了功能不同的电子电路,这些电路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在电路板上有几个主要的芯片:主控芯片、BIOS芯片、缓存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对于不同的硬盘,其电路板上的主要芯片种类也是不同的。 硬盘的外部结构 缓存芯片 主控芯片 晶振 电机驱动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电源控制芯片 电源接口 SATA数据接口 盘片电机接口 3. 接口 在硬盘的顶端会有几个不同的硬盘接口,如图所示,这些接口主要包括电源插座接口、数据接口和主、从跳线接口,其中电源插口与主机电源相联,为硬盘工作提供电力保证。数据接口则是硬盘数据和主板控制器之间进行传输交换的纽带。中间的主、从盘跳线接口,用以设置主、从硬盘,即设置硬盘驱动器的访问顺序。其设置方法一般标注在盘体外的标签上,也有一些标注在接口处,早期的硬盘还可能印在电路板上。 硬盘的外部结构 硬盘的内部结构 打开硬盘的外壳,硬盘的内部结构一览无遗。仔细观察和了解后,总结出硬盘的内部主要包括磁头组件、磁头驱动组件、盘片、主轴组件、前置控制电路等。 1. 磁头组件 磁头组件包括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磁头组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磁头,另外的两个部分可以看作是磁头的辅助装置。传动轴带动传动臂,使磁头到达指定的位置。 磁头是硬盘中对盘片进行读写工作的工具,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硬盘在工作时,磁头通过感应旋转的盘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通过改变盘片上的磁场来写入数据。为避免磁头和盘片的磨损,在工作状态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间隙只有0.1~0.3um,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在电源关闭之后,磁头会自动回到盘片上的着陆区,此处盘片并不存储数据,是盘片的起始位置。如图所示为磁头组件及磁头驱动组件。 硬盘的内部结构 2.磁头驱动组件 磁头的移动是靠磁头驱动组件实现的,硬盘的寻道时间的长短与磁头驱动组件关系非常密切。磁头的驱动机构由电磁线圈电机、磁头驱动小车、防震动装置构成,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保证数据读写的可靠性。电磁线圈电机包含着一块永磁铁,该磁铁的磁力很强,对于传动手臂的运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防震装置是为了避免磁头将盘片刮伤等情况的发生而设计的。 永磁铁 电磁线圈 硬盘的内部结构 3.盘片与主轴组件 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盘片是在铝合金或玻璃基底上涂敷很薄的磁性材料、保护材料和润滑材料等多种不同作用的材料层加工而成,其中磁性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磁层结构直接影响着数据的存储密度和所存储数据的稳定性。金属盘片具有很高的存储密度、高剩磁及高矫顽力;玻璃盘片比普通金属盘片在运行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如图所示,为硬盘的盘片和主轴组件。 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轴瓦和驱动电机等。随着硬盘容量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轴电机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有厂商开始采用精密机械工业的液态轴承电机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硬盘工作噪音。 磁盘片 电磁线圈 硬盘的内部结构 4.前置控制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控制磁头感应的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由于磁头读取的信号微弱,将放大电路密封在腔体内可减少外来信号的干扰,提高操作指令的准确性。 前置控制电路 硬盘逻辑结构 新买来的硬盘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须对它进行分区并进行格式化才能储存数据。经过格式化分区之后,逻辑上每个盘片的每一面都会被分为磁道、扇区、柱面这几个虚拟的概念,并非像切豆腐一样真的进行切割。如所示为硬盘划分的逻辑结构图。另外,不同的硬盘中的盘片数不同,一个盘片有两面,这两面都能存储数据,每一面都会对应一个磁头,习惯上将盘面数计为磁头数,用来计算硬盘容量。 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用这些参数计算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 存储容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