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金子公司新规前巧打“擦边球” 遭遇监管窗口指导.pptx

基金子公司新规前巧打“擦边球” 遭遇监管窗口指导.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金子公司新规前巧打“擦边球” 遭遇监管窗口指导

在证监会公开发布基金管理子公司“最严新规”的征求意见后,正式版本的新规不久之后也将落地。据征求意见稿,净资本的硬指标对基金子公司影响最大。为了日后达标,当前多数基金子公司已经大幅调降资;管计划的发行节奏,一些新项目转手母公司的专户平台或是关联公司。另一方面,考虑到新规落地后尚有一年的豁免期,其间产品批量到期,资管规模将剧降,整个行业的净资本压力也会大量释放。不过,仍有;一些公司筹谋逆势扩张,它们“巧用”时间差概念,纷纷发行一年期短期资管计划,却遭遇监管压力。《第一财经日报》获悉,早在正式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之前,全国范围内10多家基金子公司收到了地方;证监局的窗口指导,而监管的态度多是对当前发行的一年左右期限的产品表示关注。过渡期的“内涵”基金子公司“野蛮生长”的日历已经被翻了过去,随之而来的可能???未来整个行业的“瘦身行动”。证监会;于8月12日就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下称《风险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基金子公司;的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风控规定》重点提到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等。这些硬性指标;,对于当前市面上大部分基金子公司而言可谓“高不可攀”。所幸,证监会设置了过渡期:新规正式实施一年内,基金子公司净资本需要满足上述风控指标。自2012年11月首家基金子公司成立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子公司体量暴增。截至 2016 年 7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共成立 79 家专户子公司和 6 家销售子公司。其中,专户子公司管理规模已突破 11 万亿元,存续产品超 1.7 万只;。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基金子公司专户管理规模前20名的累计管理规模高达7.3821万亿元。其中,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位列前三,管理规模分别为8579亿元、8218亿元、6627亿元。华泰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沈娟对此表示,由于不受风险资本和净资本约束,近年来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急速;提升,其中通道类业务占比约70%。若按照新规的要求,对于一些规模急速扩张的基金子公司来说,净资产扣减掉相关调整后得到的净资本很小,甚至还出现了净资本为负的情况。然而,对于净资本“不达标;”的基金专户子公司而言,与外界理解颇为不同的是,这些公司当前主动降规模的欲望并非异常强烈。其中的玄机则是,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最晚于新规实施后1年内达到标准。截至目前,正式的新规暂未落地;,即便是10月份实施,但距离新规真正的落地的时间至少也在一年以上。这也意味着,只要在一年内过往的产品到期不续的话,基金子公司体量将大幅下降;也意味着在当前的时点下,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一年;期甚至更短期产品,并不会受制于新规所述的净资本要求。正因如此,近期一些基金子公司陆续发行短期限的资管计划产品。如8月份成立的华安资产-恒安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7月末成立的汇添富资本-;五谷丰登系列-荣添41、43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期限均为超过一年。基金业协会的备案信息显示的一些近期成立的资管计划,一年期(或以内)的短期限产品也并不少。“这有点像是在打新规的擦边球;了。”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张煜(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称,“一年期产品到期了,也不会占用净资本,若不考虑风险资本因素,大家都愿意这么干。”不过,这也招致了监管的干预。张煜称,上;海证监局日前已经对基金子公司发行一年期产品的情况进行了窗口指导。“监管的意思是不让盲目扩张,尤其是通道产品或者这类有意打擦边球的产品。”增资潮上演凡事不会千篇一律。一些基金子公司在新开;展资管计划的存续期到期后,仍旧面临着净资本无法满足风控指标的要求。沈娟表示,随着《风控规定》的落实,未来部分基金公司将会缩减通道业务规模,资金充裕的大股东可能会选择补充资本金。而眼下,;基金子公司增资潮已悄然上演。据《第一财经日报》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多来,十多家基金子公司进行了增资。而进入2016年5月后,就有不少于5家的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其中,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10日将注册资本由3000万大幅上调至2亿元人民币;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5月25日将注册资本由2亿元上调至3.8亿元人民币;汇添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23日将注册资本由1.2亿元人民币上调至2亿元人民币;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10日将注册资本由2000万上调至1亿元人民币。“相较产品到期对基;金公司达标的重要性,增加注册资本则更多代表的是股东方对子公司的态度。”张煜称,“毕竟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