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20 世纪意境论批评.pdf

【精选】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20 世纪意境论批评.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20 世纪意境论批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6 期 J OU RN AL O F R EN M IN UN IV ER SIT Y O F C H INA No . 6  2005 批评的解剖 :王国维与 20 世纪意境论批评 范方俊 ( 中国人民大学 中文系 ,北京 100872)   [摘  要]  意境论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出现最早 、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 , 同时也是 20 世纪得以最 早重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现代文学批评 。在意境论文学批评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 ,王国维的贡献是 不言而喻的。然而 ,很长时间以来 ,人们对于王国维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特别是对其意境论 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认识不够 。有必要以王国维意境论文学批评为个案 ,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 、批评 模式和批评特色进行剖析 。 [ 关键词]  王国维 ;意境论 ;现代性 [ 中图分类号]  I206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5) 060 11407    而作为道家诗学经典的《庄子》则提出了“得意忘 一 、王国维与 20 世纪意境论批评 言”、“得意忘象”的主张 , 它们是意境说的源头 。 从唐代开始 ,在“意 —象”这条线索之外 ,人们在文 意境 ,又称“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用来标示 学批评中又突出强调了一个“境”字 。诗人王昌龄 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指超越具体的、 在《诗格》中提出了包括“物境”、“情境”、“意境”在 有限的物象、事件 、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 内的“三境”之说 , 以后有关“意”与“境”偕的论述 从而对整个人生 、历史 、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 不绝如缕 。明清时期 , “意境”作为一个特定的美 知和领悟[ 1 ] ,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 学范畴正式出现 ,但直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以集 术情趣 、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 大成的面 目出现 ,意境论文学批评始得以正式确 [2 ] 立 。 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 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 ,“意境”的提出经 王国维拥有扎实的旧学功底 ,精熟于传统的 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 ,先哲们就 诗词歌赋及理论 , 甲午之役后开始接触西洋新学 。 开始了对“意”的追寻 。其中作为儒家诗学经典的 凭借着对于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 , 以“意境”为核 《易传》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 , 心 ,王国维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开始了 [ 收稿 日期] (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 04CWW003 ( ) [作者简介]  范方俊 1969 - ,安徽蚌埠人 ,文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 。 —114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极富现代意义的意境论文学批评 。在王国维的文 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 学批评中 ,“意境”占据着中心地位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