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docVI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扬州大学)开天辟地的大事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认识到:在十月革命后不久,中国很快爆发了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联在一起,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批判苏联和西方学者诬蔑中国共产党是“舶来品”的论点。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她从成立起,就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先是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再次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并且促进国民政府北伐,很快打败了北洋军阀,使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共产党的力量也得到了发展壮大。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否则,就会葬送革命。 二、重点和难点: 1.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4.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革命展现了哪些新面貌? 5.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三、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核心人物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北洋军阀可谓“卧虎藏龙”。即袁世凯手下有著名的“北洋三杰”。段祺瑞任炮兵总办(虎),冯国璋任陆军总办(狗),王士珍任工程兵总办(龙)。 (二)袁世凯死后的权力交接 袁世凯死前,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继任者时给后人留下难题,即在“嘉禾金简”上写了三个人名,徐世昌、段祺瑞和黎元洪。老谋深算的徐世昌自觉在实力上其不如段祺瑞,在法理上不如黎元洪,乃决定“退耕让位”。经过权力的角逐,最后决定由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冯国璋任副总统。 (三)北洋军阀分裂表现 在1916年袁称帝败亡之后,连这种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系,皖系首领段祺瑞,直系首领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其部下曹昆和吴佩孚与段祺瑞抗衡,山海关外有奉系首领张作霖,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 这种局面之所以形成,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些割据称雄的各派系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中央政权,或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的地盘,进行连年不断的纷争,引发多次的战乱。 军队是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主要支柱。各派军阀竞相扩充军队。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军阀政府不惜以出卖国家利权为代价大量举借外债,并采取强售公债、强迫借款、滥发纸币,尤其是增加赋税等办法,对各阶层人民主要是广大农民进行直接的掠夺。 军阀的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中国的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于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沉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超越。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