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
一、概 念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 呕吐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经口腔排除体外的现象。 呕吐可将有害物由胃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便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障碍。 二、发生机制 反射中枢-呕吐中枢 呕吐 化学感受触发带 整个过程分为:恶心—干呕—呕吐 三、病 因 (一)周围性呕吐 1.胃肠疾病 当胃粘膜受到化学或机械性刺激(如急性胃炎、胃癌等)或胃过度充盈(幽门梗阻)时即可发生呕吐。 2.腹部疾病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各种急腹症如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胆道及胰腺疾病,因刺激迷走神经纤维引起反射性呕吐常有恶心。 3.周围感觉器官疾病引起反射性呕吐 如咽部或迷路遭受刺激时(急性迷路炎、美尼尔症),常易发生呕吐,后者多伴有眩晕、耳聋、耳鸣等。 四、临床表现 迷走神经功能兴奋症状 周围性呕吐特点:先恶心,胃排空后仍呕吐。 中枢性呕吐特点:呈喷射状,剧烈、无恶心,伴有头痛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常伴眩晕、眼球震颤、恶心、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 神经性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关。 五、问诊要点 (一)询问呕吐时间与饮食关系 呕吐前有无恶心,吐后是否舒适,以判断呕吐类型。 (二)呕吐物的性状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慢性胃炎病人呕吐食物含大量粘液;幽门梗阻病人呕吐物有腐败或发酵的臭味,小肠梗阻病人可有粪臭味呕吐物。如呕吐物呈咖啡色,多系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出血,如呕出大量鲜血,则表示食管、胃或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部位有急性大出血。 第七节 腹泻与便秘 diarrhea constipation 一、腹泻概念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粘液、脓血。 腹泻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者。 发生机制 1.分泌性腹泻:胃肠粘膜分泌过多的水与电解质所致。 2.渗透性腹泻:有肠腔内渗透压增高,阻碍肠内水与电解质吸收而引起的腹泻。 3.渗出性腹泻:因肠粘膜炎症、溃疡或肿瘤浸润,使病变部位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粘液、脓血渗出所致。 4.动力性腹泻:由于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 5.吸收不良性腹泻:由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所引起。 病 因 (1)消化系统疾病 (2)全身性疾病及中毒 (3)其他 临床表现 1.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每日排便次数多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 2.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达二个月以上,多数情况每日排便数次。 临床表现 分泌性腹泻特点:多为水样便,每日排便量>1000ml,粪便无脓血或粘液,与进食无关,可伴有腹痛。 渗出性腹泻特点:粪便除含水量增加外,还可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及发热。 渗透性腹泻特点:粪便常有不消化食物、泡沫及恶臭,多不伴有腹痛,禁食后1-2天可缓解。 动力性腹泻特点:多不伴有腹痛,粪便较稀,亦无脓血及粘液 吸收不良性腹泻特点:粪便内含有大量脂肪及泡沫,量多而臭。 后 果 急性腹泻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长期慢性腹泻可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由于频繁排便及粪便刺激,可致肛周皮肤糜烂及破损。 长期不愈的腹泻可干扰患者休息、睡眠等正常生活,也会对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 问诊要点 (一)年龄 肠系膜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肠结核多见于中年人;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 (二)流行区 询问病人病前是否到疾病流行区,如血吸虫病多见于长江流域一带的人。 (三)摄取毒物或食物过敏史 询问病人是否吃过隔夜的或不洁食物、毒蕈、白果、河豚等(食物中毒史);病前是否吃过鱼、虾等食物(食物过敏史)。 二、便秘概念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7天内少于2~3次,粪便干结伴排便困难。 发生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必修一 阶段归纳整合3.ppt
-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改).ppt
- 必修3 第二章章末能力提升.ppt
- 必修一主观题专练.ppt
- 必修一化学氨和铵盐.ppt
- 必修一1.3物质的量浓度 配制溶液 误差分析.ppt
- 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 上课.ppt
- 必修3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pptx
- 必修一第四单元 选择题.ppt
- 必修一完整版..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