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度中考政 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守法护法降成长课件1湘教版.pptVIP

湖南省2017年度中考政 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守法护法降成长课件1湘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2017年度中考政 治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七下第五单元守法护法降成长课件1湘教版

*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1.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理解 法律教育:学法用法) 2. 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理解 法律教育:学法用法) 教材知识导航 接 考 标 链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 遵循法律而生活 遵循法律就是保障自己的健康成长 在法律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健康成长不能违反法律 违法行为的分类: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 ,犯罪要承担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络 知 识 网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刑事责任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 当心不良诱惑 黄 赌 毒 “法轮功” 不良行为不可小视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与犯罪 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维护法律秩序 善于 学会 我有责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正当防卫 第一节 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 1. 违法行为的含义(P75)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 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P76) (1)含义: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理 考 点 梳 3.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2015常德12;2014株洲18) 二者都是违法行为,只是违反的法律不同 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是程度不同 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联 系 后果严重,要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其他权利,剥夺受罚人的自由,甚至生命 只有行政后果,不剥夺受罚人的自由 后果 不同 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①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行政违法要受到行政制裁 处罚方法 不同 触犯了刑律(刑法及有关犯罪的法律) ①民事违法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②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等 触犯法 律不同 情节较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对社会 危害程 度不同 区别 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 分类内容比较 第二节 勿以恶小而为之 1. 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哪些?) (1)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2)联想后果,拒绝不良诱惑。 (3)主动请人帮助,拒绝不良诱惑。 (4)转移视线、避开诱因法。 (5)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6)提高认识,提高自制力,端正动机等。 2. 依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良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分别包括哪些行为?(P82)[2016常德25(1)] 依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一般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1)一般的不良行为: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⑨吸烟、酗酒。⑩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主要有: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⑤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⑥多次偷窃。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⑧吸食、注射毒品。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 不良行为不可小视的原因(P83)[2016常德25(2);2014张家界13]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视不良行为为“小事”,但不良行为一般都是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就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犯罪。 4. 青少年如何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2016张家界13) (1)认清犯罪的危害。犯罪行为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2)加强自我防范。①我们应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3)听从父母老师的正确教育,踏实做人。 第三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