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奴隶制法制地产生及其演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奴隶制法制地产生及其演变

第一章 奴隶制法制的产生及其演变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朝 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约公元·前770年-前475年:春秋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第三节 奴隶制时期的礼 第四节 奴隶制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奴隶制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六节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关于法律的起源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观点:法律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2,法律产生是一个从原始部落氏族习惯到习惯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渐进的演进过程。 3,法律的产生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受宗教和道德的影响比较大。 二、中国法律的起源 前提问题:国家何时产生? 最早的国家在夏初,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夏初国家的主要特征: 王位世袭 划分地域以治民 公共权力机构、强制机构的建立 税收贡赋制度的建立 三、中国法律从何处起源?(源头在哪里) 1、礼 从字面上讲,指的是一种器具。后引申为一种礼节仪式; 来源于求神祈福的祭祀活动; 2、刑 “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四、中国法律文明起源的特点 1,礼刑并用,礼源于祭祀,刑始于兵。 2,古代社会极端强调血缘关系,使得法律具有家族主义的色彩。 3,刑法发达、民法落后。 4,法律沦为专治统治的工具。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一、“刑”与“法”的含义及其演变 “刑”的本义:征伐、杀戮; “刑”的引申义:残害肢体的肉刑,泛指刑罚; 二、“法”的含义及其演变 《说文解字》的解释: 西周:形为古体;意思与现代不同; 战国:出现简化体“法” 战国时期法学派诞生后:具备现代“法”的含义 灋(法的古体),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獬豸者,一角羊也。性知人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 ——《述异记》 三、立法指导思想的变化 1、夏:“恭行天罚” 2、商:“受命于天”、用“占卜”定罪量刑 3、西周:“以德配天” (德:敬天、敬宗、保民) “明德慎罚” ——奠定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重民”、“重德”、“仁政”的传统 四、奴隶制的法律形式 1、习惯法。 当时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制定法。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 3、誓。与军事行动有关的军纪、军法; 4、诰。 5、训、命。 五、夏、商、西周的主要法律 1、夏:《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2、商:《汤刑》商朝法律的总称;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西周:“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吕刑》/《甫刑》:周穆王命吕侯(甫侯)制刑 六、夏、商、西周的主要罪名 1、夏:不孝罪;违背王命罪;昏、墨、贼罪;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左传·昭公十四年》 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无忌为贼。 ——(晋)叔向 2、商:乱政罪;疑众罪;三风十愆罪。 愆:罪过。 巫风:舞、歌; 淫风:货、色、游、畋; 乱风: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 3、西周 ①不孝不友罪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②杀人越货罪 ③群饮罪 ④违背盟誓罪 盟誓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规则,具有习惯法的性质。 七、奴隶制时期的刑罚体系 1、五刑制度。夏商西周时期都有,分别是 大辟——死刑 膑刑(刖刑)——剔除膝盖骨或砍腿砍足; 宫刑——使人丧失生育能力; 劓刑——割鼻; 墨刑(黥刑)——脸上刺字; 2、族刑:罪及家属 3、赎刑:用财货折抵刑罚;一般适用于疑难案件,或对少数上层贵族使用;主要用“金”(青铜)来赎抵。 4、流刑:将犯罪者流放到偏远地区; 5、劳役刑:限制、剥夺罪犯自由并强制劳动接受改造。适用于轻微犯罪之人。 圜土——西周时期的监狱。 6、拘役刑:限制剥夺自由并从事短期劳役的刑罚。又称“嘉石之制” 八、刑法适用原则和刑事政策(以西周为主) 1、刑法原则 矜老恤幼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