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二 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docVIP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二 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二 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

专题能力训练二 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                 一、(2018浙江领航)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 1~2题。 不同的奋斗轨迹,同样的人生抉择;不同的发展领域,同样的事业自豪。【甲】近日,一段五位海归讲述自己决定回国“那一刻”的视频,让人感受到游子对母亲般的浓浓怀念,更有国家发展对于海外学子的深深吸引。 【乙】无论是缘于“熟悉的味道”,还是出于“团聚的渴望”,众多学子学成归国故事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动力正如视频中一位海归所说,“国家今天能够给我提供更适合我想做的事情的一个环境。”【丙】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创业重视程度空前,对人才发展投入不断加大,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无论是想扎根乡土的海归村干部,还是怀揣科学梦想的青年专家,都能在这里开启自己的逐梦之旅。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念       B.无论 C.程度空前   D.开启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甲】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知网”等各式数据相继开发、完善。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式。有些人文学术研究者开始像技术工人那样,【乙】在某个预定选题的统摄下,对文本进行检索、分类、解析、概括、重述、解构等,将其“锤打成符合自己目的的形状,”并由此制造出大量所谓规范化的“研究成果”。如果这样的做法大行其道,人文学术研究就完全偏离了赖以存在的本质属性——人文性,日益成为博取饭碗、谋取名利的工具。【丙】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不少人文学术研究者连自己都找不到方向和归宿,况且是要为大众营建精神家园呢? 1.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潜移默化  B.大行其道  C.谋取  D.况且 2.上面语段中,画线语句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的。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琢磨。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况且动是生命之表示,精神之作用。【甲】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乙】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怎样才能表现“动”?我们拿一张照片《行走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走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的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像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丙】罗丹说:“你们问我雕刻怎样才能表现‘动象’?其实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 1.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积微成著 B.琢磨 C.况且 D.姗姗而去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2题。 【甲】“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乙】到底谁是“诗人”呢?穷愁的寒士,还是高贵的艺术家?这个问题本无答案。对它的追问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固穷”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永恒依赖;“诗人高贵”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自觉疏离。纯粹艺术气质的“诗人”形象在南宋诗歌中的普遍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动向——他们不只追求官僚、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士大夫气象,而是安然并合理地追求某一种身份,自觉地塑造某一类人格。这种新动向终究在明代蔚然成风,从而造就了一个“文人”与“官僚”分庭抗礼的文化时代。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绵延 B.不只 C.蔚然成风 D.分庭抗礼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五、(2017湖州、衢州、丽水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甲】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乙】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