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陷阱及预防.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择业陷阱及预防

择业陷阱及预防  对于即将走出“象牙塔”的高校学子们来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既能体现自身价值,又适合未来发展的职业可谓至关重要。就业问题历来为高校学子所关注,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中“碰壁”的情况越来越多,部分别有用心的单位、中介机构甚至不法人员,借机制造种种“陷阱”进行坑骗。目前就业市场上陷阱五花八门,花样多变。其实,这些陷阱设置技巧往往并不高明而且还有迹可循。 第一节 大学生择业陷阱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择业陷阱类型 (一)非法中介陷阱 目前,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为了诈骗钱财,把注意力集中在毕业大学生的择业上,他们绞尽脑汁设立圈套,引诱毕业生上钩,一些中介人员穿梭于各招聘会场,向求职的大学毕业生许以美妙前程。当求职者交纳中介费后,中介人员就会开列出一些单位名称,可这些单位要么不需要人,要么根本就不存在。求职者要求退还中介费,中介人员完全不予理睬。参加新疆某大学2004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一名学生说,有的中介机构收取了中介费,但留给他的手机号码竟是空号。 由于中介进入门槛低,非法经营者盯准了这一“市场”,利用一些空壳公司,随时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由于其流动性极强的特点,管理部门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客观上助长了这种现象的泛滥,致使这些不法者已经到了无孔不入,肆无忌惮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黑中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小的势力,有的更是具有“黑社会”的性质,对求职人员构成极大威胁,致使求职人员有的上当受骗后不敢声张,有的求告无门后只好放弃自己的权利。 [案例分析]一 张小姐在一家职业中介的信息栏上看见招聘文员的启事,便前去咨询。该中介所“电话联系”了公司后,告诉张小姐职位空缺,她可以去试一试,但要交纳100元中介费,并承诺如果这家不合适,可另外推荐,直到找到工作为止。面试后,公司让张小姐回去等消息。等了两个多星期,被告知未被录取。张小姐只好找到那家中介所再次交了100元钱后重找一家公司,经过面试,又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等待,也未接到录用通知。 [案例分析]二 某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华想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一份“工作”,他先后交了4次钱,却一天班也没上。 只要肯掏钱就能被“录取” 张华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刚开始,他对找到合适的工作满怀希望。 “6月下旬,我从某报看到一家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见他们要招聘文员,决定试一试。6月26日,按照报上的地址,我们到了某人力资源市场。他们要求我先交5元钱的门票才能进场。” “一进门发现五六百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里找工作的只有两三个人,工作人员却有一大堆。一个年轻男子瞟了一下我精心准备的自荐材料,在我没出示任何证件的情况下,开始对我面试。问过我‘会不会打字’后,他笑着说‘你被录取了’。接下来,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收了我180元介绍费和10元资料费,要我拿着用工回执单赶到用工单位报到。” “7月2日,我委托一位低年级校友带着我的证件前往公司报到。没想到半个小时后,他就打来电话通知我办工作证还得交130元钱。摸摸口袋里仅有200元钱,我很矛盾。想想我已掏出的半个月的生活费,想着公司许诺的试用期800元的工资,咬咬牙,我让校友先垫上”。 “7月3日上午,我兴致勃勃地赶到公司,一位姓刘的经理说上班前还得先签一份用工协议。我刚答应,他忽然又说‘为保证你第一个月上班不出重大问题,公司要求交400元至600元责任金,考察合格后就退给你。’那一刹那,我很愤怒。但为了我7月份的基本生活,我宁可相信这不是骗局。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我借钱交了400元,并在公司几个人的催促下匆忙签了协议。但始终没接到录用通知”。 (二)高职高薪许诺陷阱 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大都是到各招聘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玩弄“挂羊头买狗肉”的伎俩。 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小薛,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竟然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没投送过简历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等去了后方知,原来是招聘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 “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经纪人”,一番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这和小薛所学的专业 “网络编辑”没有任何关系,而不善言谈的小薛竟然被业务经理夸成了“他见过的最适合做保险的毕业生,不做保险将遗憾”。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据小薛称,此类情况她的同学也遇到不少。前不久,一家名为“华表服装”的公司来学校招聘推销助理若干名,很多同学都去了,结果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 另一种是高薪的诱惑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高薪非常有吸引力。一般打着高薪招聘旗号的公司,从收简历、面试到笔试,整套程序看起来都非常正规。这种高薪一般采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