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 日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 日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 日战争学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掌握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的史实。2、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是重点。 难点:对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自主温故】 快速复习本单元,熟练掌握下列内容: 列举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原因、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以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主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6、中共七大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7、抗战胜利原因有哪些?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合作温故】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以卢沟桥的名义》 材料二“从19世纪后半叶起,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先后践踏了中国大片土地,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 (1)卢沟桥被谁在哪一年“被绑架”的? (2)“南京城改作靶场”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列举你所学过的日本所发动的侵华战争?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渝期间,吴伯雄一行出席了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并先后参观了西永微电园、某国际知名企业重庆分中心、渝德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城、人民大礼堂、渝中半岛夜景以及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日月光广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宋美龄旧居、特殊的历史渊源,蓬勃发展的势头,迷人的夜景,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5月29日《重庆日报》 (1)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间在历史上实现两次合作。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重庆与中国国民党有怎样的“特殊的历史渊源”? (3)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重要作用,你能列举一下敌后战场上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吗? 【当堂达标】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其根本原因是A、日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去 C、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 D、张、杨想投靠红军 下列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④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今年87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年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9、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个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请问: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至少造成多少中国同胞无辜遇难?中国抗日战争在哪一年取得完全胜利?( ) A、10万、1931年 B、20万、1937年 C、30万、1945年 D、40万、1949年 【快乐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请你整理思路,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