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CH2.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CH2.1

复习思考题 提高朗肯循环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初压力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在朗肯循环的基础上如何减少提高初压的负影响 以单位进汽为例说明回热可提高循环效率的原因 回热需优化的参数有哪些?焓升优化实质是什么 说明再热循环对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有何改善作用 说明再热温度和再热压力优化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判断下述说法的正确性 同样进汽条件下,循环作功量减少,因此效率低 同样进汽条件下,循环吸热量减少,因此效率高 热力发电厂2013~2014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第三讲 第二章、蒸汽动力循环及其参数 2.1 蒸汽动力循环及其效率的改善 2.2 朗肯循环及其蒸汽参数 2.3 给水回热循环 2.4 蒸汽再热循环 小结 2.1 蒸汽动力循环及其效率的改善 2.1.1热与功的转化与守恒 2.1.2热变功的途径与极限 2.1.3水蒸汽及其性质 2.1.4基本蒸汽动力循环 2.1.1热与功的转化与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工程热力学中表现为热功守恒 没有一种机器可以不消耗能量而连续作功 热力系与工质状态参数 热力系是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有封闭系、流动系等 描述工质状态的物理量是状态参数如p,t,v,u,h,s等 封闭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能量平衡:q=△e+Aw 对微小变化:dq=du+pdv 流动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稳定流动方程:q=△e+△pv+wi 对微小变化:dq=dh-vdp 2.1.2热变功的途径与极限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热变功需要借助水蒸汽在动力循环过程中实现 热变功的极限效率是卡诺循环的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只冷却单一热源不可能实现连续循环作功 热能无法自发或无代价地由低温传向高温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热变功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两者不等价 热转变为功的条件是使用高低温两个热源 热转变为功的极限是理想卡诺循环的效率 2.1.3水蒸汽及其性质 水蒸汽是实际工质 水蒸汽热力学性质需要借助热力试验和数学方法获得 水蒸汽的相变过程与相图 水定压加热中经历了水/饱和水/湿蒸汽/饱和汽/和汽等状态 可以使用p-v图和T-s图表示定压吸热相变过程 相图的特点是一点两线三区和五态 上述状态可分为单相区(水和汽)饱和区与两相区 对于单相区:水蒸汽的性质由任意两个独立的参数确定 对于饱和区:水蒸汽的性质由压力或者温度单参数确定 对于湿蒸汽:需要在饱和区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干度确定 常用的性质包括压力、温度、比容、焓和熵 2.1.4基本蒸汽动力循环 朗肯循环的组成 朗肯循环过程 朗肯循环效率 朗肯循环效率分析 朗肯循环的组成 朗肯循环:两等压过程与两等熵过程组成 吸热过程:工质从高温热源等压吸热qb 作功过程:高温工质经等熵膨胀作功wt 放热过程:工质向低温热源等压放热qc 压缩过程:低温工质经等熵过程升压wp 朗肯循环的特点: 锅炉内等压吸收水的预热、汽化及过热热量 高温高压的蒸汽在汽轮机级内膨胀输出轴功 在凝汽器中的等压放热过程等价于等温放热 给水泵对(不可压缩)水工质加压耗功极低 朗肯循环过程 朗肯循环效率 朗肯循环的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qb-qc=wn=wt-wp 循环效率 定义:ηt=wn / qb=1- qc / qb 朗肯循环效率 单位工质循环吸热量:qb=h0-h3 单位工质循环放热量:qc=h1-h2 单位工质循环净功量:wn=(h0-h1)-(h3-h2) 循环效率:ηt=1- qc / qb=f(p0,t0,pc) 朗肯循环效率分析 单位工质循环净功的分析 由于水不可压缩,水的比容很小且几乎不变 给水泵耗功:wp=h3-h2=v*(p3-p2)≈0 循环净功:wn=wt-wp≈wt=h0-h1 单位工质循环吸放热量 循环吸热量:qb=h0-h3≈h0-h2 循环放热量:qc=h1-h2 循环效率分析 因为:h0=f(p0,t0);h1=f(p0,t0,pc);h2=f(pc) 所以:ηt=f(p0,t0,pc) 2.2 朗肯循环及其蒸汽参数 2.2.1 提高初参数 2.2.2 提高初压力 2.2.3 降低终参数 2.2.1 提高初参数 提高主蒸汽温度的影响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 提高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改善通流效率 提高排汽干度,有利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 提高主蒸汽温度的制约因素 主蒸汽管道材料耐温性能的限制,上升空间小 最佳主蒸汽温度的确定 在合理的投资水平下,选择较高的主蒸汽温度 主蒸汽温度取决于钢煤比价 常见的主蒸汽温度在535-585℃之间 2.2.2 提高初压力 提高主蒸汽压力的影响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改善循环效率 减小汽轮机进口蒸汽容积流量,降低通流效率 降低排汽干度,有害于低压缸的安全和经济性 提高主蒸汽压力的制约因素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