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佳作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盆景佳作赏析

盆景佳作赏析 龙在江湖(榕树)?   象形盆景作为盆景的一个分类有着独具的魅力。许多盆景工作者和盆景爱好者,往往都是因为迷恋象形盆景的神奇而步入盆景行业的,盆景初学者和门外的更是对象形盆景如痴如醉。看了“春光盆景园”园主黄春光的《龙在江湖》这盆榕树象形盆景,不知又会迷倒多少看客。   《龙在江湖》这盆象形盆景不采用传统的以枝叶造物的技法,而是利用该榕树头本身的天然特点结合了根艺的造型方法,以身取势,求得一苍龙之首的形态。该树桩斑疮嶙峋,苍劲古拙,展现的龙头之态,又没有人工造作的迹象,反而给人以天然奇趣的感觉。这件作品不但是一件难得的岭南象形盆景,又是一件活的根艺品啊!据“春光盆景园”园主说,此桩是在修剪一大榕桩时截下的,其龙嘴上下颚原是桩枝的两分枝,截下的这部分,看来看去好象没什么用,但弃之又觉得可惜,便把它随意扦插于园角一潮湿处任野生长,数年后,此桩长出气根附身而下,又在右边长出两枝桠,被风雨捺弯后似一对“龙角”,这不就是一个“活龙头”吗?于是园主便把它上盆养护几年,就成了今天的模样。园主无意造“龙”,却“龙现江湖”,这使我们不得不感叹上苍的造化啊!园主说,现在这盆盆景还没有完成,“龙角”还缺乏气势,还需要蓄养两三年增粗调整,这样养出的枝爪才有力度。园主又说,养盆景不能刻意把它作成或想象为象这象那,要师法自然,以大自然的天然树型为范本去加以创作,就算是象形盆景也要根据树木本身的自然形态来“造化”。我想,这不就是一个盆景高手的领悟吗?它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山林雅趣》小析   胡春芳先生的作品《山林雅趣》属石上式丛林结构的中型盆景,体量虽不大,但在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却分外夺目,引人入胜,原因在于它极具个性,“独木成林”,与众不同。看那起伏辗转于盆面之上、嶙峋多皱、极富变化的“山峦”,简直可以乱真,若不细观,很难发现它是一个具有山川形貌和自然神韵的活榆兜。景中的核心——三十余株高耸笔挺、正气凛然的参天大树皆由此生。“‘山’因树而活,树因‘石’而存”。粗细不一、大小各异的榆树依借山势卓然而立,或疏或密,或聚或散,参差错落,自然得体。主树位居中央,上出重霄,从树“众星捧月”,遥相呼应。统一而不失变化,雄健而不乏清秀。层峦耸翠,枯荣交辉,山峭路远,树高林深,好一派繁茂戈的山林景致……,陶醉中使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诗句——“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该景桩虽苍老奇特,但却不合树桩选材之常规,幸,若置于市,可能少有人问津。但胡春芳先生却能独具慧眼,化朽为奇,它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从作品可看山作者创作是“立意为先,因材施艺”,他在把握桩头独特外形的同时,又充分利用榆树不定芽荫发力强之特点着力创造。通过一系列促芽、选芽、定枝、布势、矫形、修整等手段,不但使一个个芽位成为一棵棵风姿卓约的小树,而且在养护过程中还对不同位置的树木进行不断的摘心、放枝、去叶等特殊处理和控制,以求得它们体量上的变化,在把握宏观效果的基础上,使其主从有别,远近有序,高低相成,大小相间,粗细适度,穿插得体,以增添自然之野趣,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境界。这种发现与创造的灵性,并非望而知之,而在于平时的生活积累和情操的陶冶、技艺的提高。我想,只有“胸有丘壑,心满林泉”的艺者,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银河落九天(雀梅)   雀梅,特别是小叶雀梅,由于叶片小,树身光滑,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于修剪整形,符合“蓄枝截干”的要求,被列为岭南盆景四大树种之一,很受盆景爱好者的欢迎,岭南盆景宗师孔泰初的国礼珍品,《春复春》盆景就是选用雀梅为树材的。   雀梅结果以后,果熟能食,其味酸甜,故广东人又称雀梅为酸味。盆景界很多人用酸味制作盆景,其中以广州黄磊昌更是情有独钟,他培育过不少酸味盆景,而且不乏精品。他不仅在技术上摸索出克服酸味栽培“成功之时就是成仁之日”的一套成功经验,而且技艺精湛,塑造出很多一流的酸味盆景作品,受到岭南盆景界的普遍赞誉,尊称他为“酸味(雀梅)王”。   这盆景的树材是制作者于1970年返回台山故乡时上山挖掘的,当时挖出来的树头已经霉烂不堪,只剩下仅仅两条幼根,觉得很难成活,但见树形弯曲流畅,是一株理想的悬崖造型良材,便带回广州悉心养护,经地植三年后才上盆,又一直在挂壁盆上精心培植了十多年。它悬根露爪,牢扎盆面,树干沿着盆边蜿蜒飘下,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气势磅礴,景象壮观,凡是观赏过这一佳作的行家,都啧啧称赞。?   苏义吉先生的这件罗汉松盆景,通过创作风格的展示,以及盆景意境的渲染,流露出艺术家的人生倾向和可贵的艺术见解。   由于对这件作品的浓厚兴趣,才有了以下一些浅陋的赏析言语,也算是欣赏之后的体会或感想。   乍看起来这件盆景是双干造型,认真观赏却发现是单干形式。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