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拱隧道浅埋施工技术探究
连拱隧道浅埋施工技术探究 【摘 要】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为加强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发展尚未成熟,本文就该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望与各位共同探讨。
【关键词】连拱;隧道;浅埋;施工;埋深
引言
连拱隧道作为一种新型的隧道结构形式,其设计相对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其开挖断面跨度大,高跨比较小,开挖需分多步进行,对围岩扰动次数较多,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受力状态在施工过程中复杂多变;并且开挖和支护相互交错,使得围岩应力变化和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尤其是中隔墙部分受力更复杂,拉、压、剪、弯均有,并且中隔墙的下沉和水平位移决定连拱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若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容易造成衬砌、中隔墙开裂或渗漏水,甚至发生塌方等。
连拱隧道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而提出的新型大跨隧道结构形式,其线路布线方便,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避免洞口路基或大桥分幅,与洞外线路连接方便;同时在适应地形条件、环境保护以及工程数量上都具有优越性。因此,连拱隧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会被广泛采用。
1.工程概况
百勺阳隧道进口K25+635~K25+660段。洞顶埋深0~26.00m,洞口覆盖有薄层崩坡积块石土,厚度小于1m,下覆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北泗组(T1b)灰岩,强风化厚度小于1m,中-厚层状构造,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呈大角度相交,较坚硬岩,构造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层间结合一般,围岩波速为Vp=3063~3570m/s,Kv=0.43~0.59,跨度小于5m ,可稳定数日-1个月,局部可出现松动掉块现象,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地下水较贫乏,洞壁主要为滴水或渗水,K1取0.3,K2取0.3,K3取0.0。
2.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在我国,连拱隧道结构形式最初应用于铁路隧道中,随后在城市地铁,特别是在往返区间中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地下输水隧洞中也应用连拱形式;连拱形式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相对晚一些,但发展得比较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中。相对于大跨单洞隧道结构形式,连拱隧道因有中隔墙,可以有效得减小隧道跨度,其稳定程度要比大跨扁平单洞隧道的高。相比而言,小间距隧道虽然减小了隧道跨度,但在施工中,由于两主洞间的距离很小,中间岩柱受爆破震动的影响比较大,其整体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并且连拱隧道在选线上受地形影响小,其整体美观性也好一些。
3.连拱隧道的两种结构形式
公路连拱隧道因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在结构形式上与城市地铁连拱隧道(如下图3.1)有所不同。根据中隔墙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整体式中隔墙结构形式和复合式中隔墙结构形式。整体式中隔墙结构形式也是我国初期采用的连拱结构形式,通常采用直中隔墙形式,现在建成的连拱隧道大都采用该结构形式。从结构稳定性和受力角度看,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点:中隔墙施工后,其上边与中导洞之间的空洞不能及时回填,造成开挖后整个隧道的跨度增大,高跨比减小,并且开挖断面相对扁平,使围岩处于很不利的受力状态,拱顶下沉比较快,并且下沉量也会增大;即便是回填后,也不一定回填密实,由于中隔墙顶部又是两侧支护结构的支撑点,在该处支护结构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容易产生裂缝。
复合式中隔墙形式也是现在使用比较普遍的连拱隧道形式,但建成的隧道还不多。这种结构形式解决了整体式中隔墙结构形式的不足:中导洞开挖后,随即修筑中隔墙,其顶部与中洞顶部紧密接触,克服了中隔墙顶部与中洞顶之间存在空洞的缺点,有效得减小了开挖毛洞的跨度,有利于整个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4.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对于浅埋连拱隧道,在城市地铁中比较常见,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或是浅埋暗挖法。但对于山岭连拱隧道而言,个别地段也可以采用明挖法施工,即采用明洞形式;如果整个隧道都采用明洞形式,对周围山区的生态环境破环太大;关键是明挖修筑隧道不如暗挖形式经济安全。因此,对于山岭重丘中的浅埋连拱隧道,仍应遵循新奥法施工的指导思想。就目前状况而言,根据不同的围岩地质条件和施工水平,上述几种开挖方法对偏压连拱隧道仍然是适用的,不过三导洞法和中导洞法应用得相对多一些。与不偏压情况下所不同的是,在两主洞的合理开挖顺序上:先施工埋深较大一侧的主洞,再施工埋深较小一侧的主洞,称为“先里后外”施工顺序;相反,如果先施工埋深较小一侧的主洞,再施工埋深较大一侧的主洞,称为“先外后里”或“先外后内”施工顺序。究竟哪一种方法更适用,还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构造特点和施工水平等。在有些国家,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超浅埋大跨连拱隧道,采用对偏压侧先回填加固地层,后开挖施工的方法。在山岭地区,这种方法的施工可行性相对小一些,我国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9441—202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解读.pdf VIP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测试卷带答案下载.docx VIP
- 3篇关于全国质量月活动策划方案.docx VIP
- 青岛版(五四制)(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4 制作方向辨识盘 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下)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5.3《阳燧照物》(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VIP
- 基于Matlab的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VIP
- 关于IPRAN特性与实现.ppt VIP
- 2025零碳园区建设方案.docx
- 建筑工程图集 12S108-2:真空破坏器选用与安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