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和防治措施.docVIP

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和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和防治措施

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取弃土场选址和防治措施   摘 要:以安徽省新建铁路庐铜线庐江至铜陵段项目为例,进行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取弃土场选址,对选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 关键词:铁路;取弃土场;选址;防治措施 1 工程和项目区概况 新建铁路庐铜线庐江至铜陵段项目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线路从安徽省庐江县引出,经芜湖市无为县,至铜陵市铜陵县终止,线路总长115km。设计铁路等级为国铁一级,设计时速120km/h。全线路基长72.11km;特大、大中桥梁24座,总长40.569km;全线设车站10座。工程总占地面积521.6hm2,其中永久占地427.35hm2,临时占地94.25hm2;全线土石方开挖321.32万m3,回填565.28万m3,借方278.66万m3,弃方34.7万m3;共设置取土场8处,弃土场6处。 项目区沿线具有长江中下游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300mm,蒸发量900mm。土壤大致分布规律是:在冲积平原和河漫滩一带,以潮土、水稻土为主;在岗地、丘陵山地上,广泛分布红壤土类、黄棕壤、石灰土等地带性土壤。地貌以长江冲积平原和二级阶地(岗地与坳谷)为主,丘陵沿线零星分布。项目区位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属安徽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执行水土流失防治建设类二级标准。 2 取弃土场选址 2.1 取土场 取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环境、运输条件等,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经综合考虑选定取土场。取土场一般优先选择在坡前岗地、旱地。为了减小取土场占地面积,在施工方便,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取土深度。设计时考虑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地质情况确定取土场开挖边坡。 本项目需借方278.66万m3,规划取土场8处,分别为白兔山、油坊、张村、下冲、侯家、汉王村、松院、王圩村,占地面积26.83hm2。取土场地貌类型为山地和岗地,占地性质主要为林草地。 2.2 弃土场 弃土场选址原则:交通方便,尽量减少临时施工道路长度和弃土运距;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和林地,尽量选择在容量大、占地少的山坳或水塘;尽量远离河岸,不侵占洪道;尽量避开公路和村庄的可视范围;避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 工程全线弃方总量为34.7万m3,弃方主要为清基土、拆迁弃土、围堰淤泥、钻孔弃土以及其他无法利用土方。根据沿线地形及交通情况,铁路沿线布设高头胡家、吴家院、山东村、谢家桥、奈家冲、西山岭共6处弃土场,总占地面积6.42hm2,弃土场地貌类型为凹地,占地类型为林草地。 3 取弃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3.1 取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沿线设置取土场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道路、高程、面积及周边水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沿线取土场数量8个,除桥梁外,路基共长72.11km,也就意味着每9km设1处取土场,而且取土场的选址考虑了大的填方路段及站场。取土深度根据取土场地形条件确定,岗地取土深度大多为10m,取土结束后,其与周边地面高程基本齐平,优先恢复成耕地;低山取土最大深度16m,取土深度为所选取的山坡高程至山脚,并采取边坡防护措施,取土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成林草地。 取土场选址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避免发生崩塌和滑坡。型式为山坡及岗地取土,占地类型主要为疏林地,满足少占耕地和林地的原则,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各取土场选址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限制性规定之列。各取土场相对独立,新增水土流失不会造成大面积危害。根据各取土场土壤、植被条件,地表具有一定的抗侵蚀能力,为了尽量减少项目施工对当地耕地占用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对取土场施工迹地全部采取复耕或林草措施。 3.2 弃土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沿线弃土场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道路、高程、面积等情况进行了勘查,弃土场的设置根据区间集中弃土情况,从分布情况看,每个县级行政区划各设置两个弃土场。弃土场基本为凹地和未利用土地,根据沿线公路及铁路建设情况,合理选择已经弃土的区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施工便道和拦挡措施。所在凹地汇水面积不大,不会因雨水造成大面积冲刷。 根据实地查勘,各弃土场选址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限制性规定之列,在占地上尽量避免了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弃土结束后进行覆土造地,土地利用方向主要是耕地或林业用地。 4 取弃土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4.1 取土场防治措施 4.1.1 工程措施 表土剥离:取土前,对取土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