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隋唐时期
政治
隋唐贵族制衰废,宋朝君主独裁制兴起
经济
唐宋之际,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
文化
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
唐朝士族门阀是否仍占统治地位?隋唐、尤其是唐前期,是否仍是贵族政治?
唐朝士族门阀是否仍占统治地位?隋唐、尤其是唐前期,是否仍是贵族政治?
唐宋间农民人身自由问题是否发生重大变化?部曲制到佃户制的转型发生于何时?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三省六部制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①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②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③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④贞观后期的变化
3.藩镇割据问题
汉武帝设中朝,有尚书和中书之职,成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东汉设尚书台,长官称尚书令,品位低微,仍属内廷官署。
曹操将尚书由内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
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扩大,政出门下,遂有门下省的建制。
内朝官员的外朝化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的官职,而且自我任命担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屡次设置丞相或相国,几乎都是权臣自命或皇帝迫不得已而任命的,成为权臣篡位的一种过渡和信号。“自魏晋以来相国丞相多非寻常人臣之职”([清]王正功《中书典故汇纪》),既不能看成是本来意义的宰相,更不能与东汉有名无实的三公相提并论。
——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此后宰相失职,却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的,便如唐代之三省。何谓失职?因宰相职权,本该领导政府,统治全国的;后来此项职权,被皇帝夺去了,皇帝把他们的私属像中书、门下、尚书之类来代行政府宰相的职权;这是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事。现在到唐代,才又把以前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换言之,亦即是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交还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政事堂
尚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吏
封
勋
考
户
度
金
仓
礼
祠
主
膳
兵
职
驾
库
刑
都
比
门
工
屯
虞
水
六 部
九 卿
吏部
掌职官铨选
户部
掌税收财政
礼部
掌文仪外事
兵部
掌兵籍军令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六部与九卿之比较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太宗的政治
知人
善任
虚怀
纳谏
革新
制度
广求贤哲
不避愁怨
不拘门第
不论民族
重用魏征
政治法律
社会经济
唐代授田文书
唐代庸调银饼
唐代调布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曲辕犁
唐三彩胡人执犁俑
筒车
唐朝制瓷业的分布
唐代瓷窑遗址
唐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唐白釉马镫形壶
古代丝织业中心的迁移
唐西亚风格的丝织品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唐]姚合。
汉朝市场画像砖
唐长安城西市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雕版印刷术
②火药的发明
3.文学艺术的发展
①诗歌创作的高峰
②书法艺术的兴盛
③绘画艺术的发展
所谓三教归一的说法,不论出于那一家之口,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实际上是将儒家理念作为三教的取舍标准,故反对三教并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备能与儒家等量齐观的社会功能作为一条重要理由,认为三者在道德趋向上仍未一致,甚至还有所抵牾。
由于自南北朝起玄学的消退和经学的东山再起,尤其是王通、韩愈等人对新儒学的发展,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学主导社会意识的动能日益强大,促使三教在隋唐之后朝儒家倾向的势头也愈来愈明显。
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