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迹地萌芽更新生长量影响
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迹地萌芽更新生长量影响 摘 要:通过采用不同的除萌方式促进杉木迹地人工林萌芽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采伐次年采用2次除萌、1次除萌与不除萌3种方式,对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产生显著性差异,2次除萌最有利于促进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其次是1次除萌,不除萌生长最差。
关键词:杉木迹地;除萌方式;生长情况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68-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a)Hook.]属杉科杉属,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和用材树种之一,它的萌芽能力很强,常从根颈处萌发不定芽形成多株丛生。特别是杉木采伐后,在采伐桩上仍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条,可持续好几代,如果任其自然生长,很容易产生多株丛生现象,分散了有限的水分和养分,造成林地出材不理想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小老树”现象。为提高杉木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萌芽条生长,笔者于2010年开始在尤溪县城关镇园溪村山场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采用不同的除萌方式进行杉木萌芽更新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尤溪县城关镇园溪村山场,海拔220~430m,属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具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试验地水热条件较为优越,年平均气温18.9℃,平均日照l764.6h,无霜期299~332d,≥l0℃的年积温4 482.7~5 974.6℃,年太阳辐射量397.7~427.1kJ/cm,年降水量1 400
~1 800mm,最高年降水量达2 324mm,年均蒸发量1 326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为山地红壤,立地质量为二级,植被多为黄瑞木、?木、蕨类、五节芒等。造林前为人工杉木林采伐迹地,2010年5月进行皆伐,同年10月进行全面劈草炼山烧杂,11月进行块状整地,2011年分别采取2次除萌、1次除萌和不除萌不同处理方式进行锄草抚育。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方法 在2010年同时段采伐的人工第一代杉木林采伐山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同坡向同坡位分别设立A、B、C3个区组(3个重复),每个区组里分别设置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均为667m2,对同一区组内的3个小区分别采取2次除萌、1次除萌和不除萌不同处理方式加以处理。
2.2 试验作业方式
2.2.1 2次除萌方式 第1次除萌于2011年5月中旬进行,保留伐桩基部上部或两侧粗壮萌芽条2株,其余用手工从伐桩基部剔除,且不伤及保留株。第2次除萌于2011年9月中旬进行,在第一次保留的2株萌芽条中选留1株,另1株和后萌发的剔除,且不伤及保留株。
2.2.2 1次除萌方式 与2次除萌方式的第二次除萌时间(2011年9月中旬)同时进行,保留伐桩基部上部位粗壮萌芽条1株,其余用手工从伐桩基部剔除,且不伤及保留株。
2.2.3 不除萌方式 不进行任何除萌处理。
2.3 试验地抚育 2011年5月中旬对上述试验地同时进行伐桩培土,将伐桩上坡位的土挖填到伐桩周围,将伐桩埋入土中。8月全面劈草、挖茅头1次。
2.4 试验数据采集 2012年3月中旬分别对上述试验地的优势萌芽条进行调查,实测其树高、地径。
3 结果分析
3.1 除萌方式对萌芽条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2次除萌、1次除萌和对照区(不除萌)的平均地径分别为3.97cm、2.41cm、1.77cm,2次除萌的平均地径分别比1次除萌和对照区(不除萌)大1.56cm和2.20cm,1次除萌的平均地径比对照区(不除萌)大0.64cm。对地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从表2可见,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萌芽条地径生长产生显著差异的影响。采用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除方式之间对萌芽条的地径生长产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3.2 除萌方式对萌芽条树高生长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2次除萌、1次除萌和对照区(不除萌)的平均树高分别为164.53cm、123.86厘米、83.94cm,2次除萌的平均树高分别比1次除萌和对照区(不除萌)大40.67cm和80.59cm,1次除萌的平均树高比对照区(不除萌)大39.92cm。对树高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
从表5可见,不同除萌方式同样对杉木萌芽条树高生长产生显著差异的影响。采用q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除萌方式之间对树高生长也均产生显著差异。
4 小结与讨论
(1)综上分析,杉木人工林采伐次年采用2次除萌、1次除萌与不除萌3种方式对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产生显著性差异,2次除萌最有利于促进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其次是一次除萌,不除萌生长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