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药剂饵料在荒漠林区防控鼠害效果研究.docVIP

两种不同药剂饵料在荒漠林区防控鼠害效果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不同药剂饵料在荒漠林区防控鼠害效果研究

两种不同药剂饵料在荒漠林区防控鼠害效果研究   摘 要:大沙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是准噶尔盆地荒漠灌木梭梭林的主要危害生物,植株被害率上升率达11.45%。利用毒饵增效保护器投放克鼠星饵料和雷公藤甲素饵料,植株被害率下降率分别达到57.9%和57.8%;在自然灭洞率年度变化均值23%左右的情况下,克鼠星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达到33%左右,雷公藤甲素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为62%左右。利用药剂饵料防控荒漠鼠害,可在局部区域快速、持续、有效的降低害鼠密度和种群数量,减轻荒漠植被受侵害程度,其不足之处是投资投劳量大,一次防治需连续2~3a,防控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关键词:两种饵料;防控鼠害;效果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识码:A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第二大内陆盆地,其南缘与天山相望,共同维系着乌鲁木齐、昌吉州、石河子地区、塔城地区狭长的绿洲平原的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昌吉州辖区北部荒漠林区总面积114.76万hm2,盖度在30%以上的达46.93万hm2(其中纳入到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40.47万hm2),盖度30%以下的67.83万hm2,主要树种为柽柳、梭梭、琵琶柴、沙拐枣等。荒漠区害鼠种类主要有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等,主要危害梭梭、柽柳等荒漠植被,使固沙植被退化,同时鼠类又是多种自然疾源性疾病(如鼠疫等)的主要宿主,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荒漠是地球表面出现的一种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的自然景观,更是地球生态环境优劣的晴雨表。研究和保护荒漠,有助于人类更好的保护地球,唾弃用无知引领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陋习。 通过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昌吉市北部荒漠地方公益林4林班和奇台县北部荒漠国家公益林24林班的定点定期观测,荒漠植被(梭梭)被害率平均由40%上升到44.58%,上升了4.58%(见图1);采用堵洞盗洞法设立10个标准样地观察,运用加权平均统计调查数值,绘制出自然灭洞率的变化曲线呈“∽”型,全年鼠密度最大值在8月前后,最小值在1~2月;10个100m×100m标准样地内平均洞群数2个,洞群平均直径32m×15m。 1 药剂饵料的选择 选用的药剂一种为无公害型克鼠星灭鼠剂,该药剂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韩崇选研究员承担的国家鼠害治理项目的结晶,属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及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指定的重点灭鼠新产品,1998年经过国家林业局审定。新贝奥生物灭鼠剂(雷公藤甲素颗粒剂),即不孕不育剂,是上海科研人员与无锡开立达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绿色环保无公害灭鼠技术,具有双重灭鼠功效:鼠类食后即丧失生育能力,可控制老鼠子孙的出生;有良好的杀死老鼠的效果,从根本上降低鼠类数量和鼠类的出生率,达到长久灭鼠的效果。 2试验示范区的设立 试验示范区分设昌吉市北部荒漠地方公益林区4林班内、奇台县西北湾牧场东围栏国家公益林区24林班内,两区直线距离相距约182km。昌吉市示范区的地理特点是沙丘呈条状分布,地势较缓,沙丘宽度在250m左右,沙丘间距在1000~1500m,植被以梭梭、红柳、胡杨、琵琶材为主;奇台县示范区的地理特点是沙丘呈片状分布,地势起伏较大,沙山较多,植被以梭梭、沙拐枣为主。示范区各项目点四至坐标及相关基本情况(见表1、表2)。 3 试验示范区的建设 毒饵增效保护器制作:选用φ75mmPE管材,按照35cm长度截成段,管下部用1?角铝做固定支架,管面喷绘“荒漠鼠害防治”及骷髅显著标识。毒饵增效保护器的作用在于:可有效保护毒饵避免风蚀、雨淋、阳光暴晒,延长饵料的可食性和药效;可有效避免其他生物误食。该方法由项目实施单位之一的昌吉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于2011年申请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为ZL 2011 2 0146611.9。 2012年4月初,在试验示范区设定的2种饵料防控区域,采取堵洞盗洞法调查有效洞口数,在每个有效洞口前放置一个毒饵增效保护器,每个保护器投放饵料200g左右,共放置毒饵增效保护器5273个,其中克鼠星饵料防控区放置毒饵增效保护器2240个,投放克鼠星448kg,2013年4月,第2次投药340kg;雷公藤甲素饵料防控区放置毒饵增效保护器3033个,投放雷公藤甲素颗粒剂(不孕不育剂)607kg,2013年4月,第2次投药323kg。在每种防控区内,设立100m×100m固定标准样地各10个,采用堵洞盗洞法定期观测有效洞口数的变化,分析比较防鼠效果。 对照区设置:距药剂防控区1000m外设立对照区,采取堵洞盗洞法调查自然条件下,有效洞口数的变化情况,用于反映在自然状况下鼠群密度的变化规律,并以此考核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