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林景区生态旅游建设发展探索和实践
石林景区生态旅游建设发展探索和实践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是时代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石林景区多年来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和开展生态旅游实践过程的总结,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机制,实现景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 石林景区 保护 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46-3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家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 1983 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张广瑞,1999)。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时代的必然性(邹统钎,2003)。云南石林景区作为世界著名的地质和自然遗址地,作为石林县巴江源头水源区,作为南方喀斯特生态子系统,作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典范,作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作为旅游效益显著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石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景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1石林生态旅游区概况
1.1生态旅游区域
石林国家生态旅游区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风景名胜区,面积350km2,核心区面积120km2。位于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中部,离省会城市昆明78公里(高速公路)。前身是1931年云南省政府建立的石林公园。地处东经103°11′至103°29′、北纬24°40′至24°56′,海拔1600-2150m,主体海拔1780m(申报遗产组委,2005)。
1.2生态旅游区自然属性
石林国家生态旅游区,属于山地型生态旅游区,具体是山地型石林喀斯特生态旅游区(崔建武,刘文耀,李玉辉等,2005)。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是典型喀斯特剑状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河湖、亚热带高原半湿润阔叶林(滇青冈林)、暖性针叶林(云南松林),以及彝族撒尼民族文化和风情(照片1)(吴征镒,朱彦丞,姜汉侨,1978)。
石林被公认为杰出世界价值是保护和展示了世界上同类喀斯特特征和景观的最好范例,石林是一流自然美和世界同类地貌的模本;石林的形态比世界上任何具有剑状喀斯特地点的都多,形态颜色天气、光照变化;石林是全球石林的参照模本,其发育演化历史长达270亿年,经历了二叠纪到现在的4次发发育阶段,展示出各个发育演化阶段的石林喀斯特特征;喀斯特和少数民族文化特性与传统的关系是石林名胜区的重要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7)(Ford,D.,1997)。
1.2.1气候和水资源概况
属高原亚热带温凉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年降水量在800~850mm,低于全县年平均降水量(967.9mm)。公园所在区的水资源是2.72×108m3,占全县水资源的47.9%。
1.2.2土壤
成土母岩主要有碳酸盐岩类(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砂岩、页岩、泥岩和玄武岩等,主要土壤类型是山原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石林地区山原红壤是云南喀斯特高原山原红壤的代表。
1.2.3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植被
有维管植物147科533属88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25属43种,种子植物有133科508属84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9属13种,被子植物有130科499属833种。这些植物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20余种(表1)(何永涛,曹敏,2000)。
1.3石林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属性
石林生态旅游区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旧石器、石器时代文化、青铜器时代遗存。石林风景名胜区有自然村落75个(主要分布在二级、三级区),分布于喀斯特洼地、喀斯特湖边、河流高位阶地、喀斯特山区(半山区)与坝区的过渡带,人口超过6万人,彝族人口比例超过40%。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石林彝族文化深受石林喀斯特影响,是石林景观组成部分,形成特色鲜明的“祖灵文化”、“石头文化”、“山水聚落文化”(生态文化)、火文化”(火把节与民民俗风情、歌舞组成),以及民间艺术和服饰文化。
石林传统经济受限于喀斯特资源环境的脆弱和水土资源,经济收入有限。石林旅游的发展和兴旺带来转机。石林旅游不仅是石石林县的财政税收和居民就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领域,也是石林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主要经济来源。
2石林景区生态旅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