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降解菌的分离_鉴定及降解效果初步研究.docxVIP

氨氮降解菌的分离_鉴定及降解效果初步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氮降解菌的分离_鉴定及降解效果初步研究

DOI:10.13524/j.2095-008x.2014.01.013氨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效果初步研究苗苗,王继华*,杨雪辰,陈黛慈,杜雪(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25)摘要: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8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根 据各菌株之间降解率及生长情况的比较,从中筛选出1株对氨氮降解效果较为明显的菌株NX3,经形态学和生理特性初步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别测定了在不同的氨氮初始浓度、pH值、温度下菌株NX3对 培养基中氨氮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氨氮质量浓度300mg/L、pH值7.0、温度30℃时,该菌株对氨氮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45.53%。关键词:活性污泥;氨氮降解菌;降解效果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08X(2014)01-0059-05Isolation,identificationanddegradationofammonianitrogendegradatingbacteriumMIAOMiao,WANGJi-Hua*,YANGXue-Chen,CHENDai-Ci,DUXue(Life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HarbinNormalUniversity,Harbin,150025,China)Abstract:(NH4)2SO4asthesolenitrogensourcemedium,isolatedeightstrainswiththeabilitytodegradeammoniafromactivatedsludgescreening,ahigheffectivemicroorganismnamedNX3indegradingammonia-nitrogenwasobtainedaftercomparisonofdegradingrateandgrowthamongthevariousstrains.ThestrainwasinitialidentifiedasBacillus,thenutilizedthebiomasstotesttheoptimalconditionsofgrowth.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ammonia-nitrogencouldbedegraded45.53%whenthestrainwas30℃,withtheinitialconcentrationatabout300mg/L,andpHvaluewasabout7.0.Keywords:activatedsludge;ammoniadegradatingbacteria;degradation氨氮是水相环境中氮的主要形态,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氨氮的含量是衡量污水污 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11年监测的26个重点湖库中,包括滇池、密云水库、千岛湖和石门水库等,其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生化五 日需氧量,许多湖泊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1]。海洋局召开2012年海洋环境公报新闻发布会指出,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累计面积7971km2。赤潮发现次数为近5a最多。因此, 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氮素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氨收稿日期:2013-10-2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521Z010);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Sj060803);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12-190HLJ)作者简介:苗苗(1990-),女,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遗传,E-mail:272728361@qq.com;*通讯作者:王 继华(1972-),女,黑龙江庆安人,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遗传学、环境微生物,E-mail:wangjihua333@hotmail.com。·60·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第5卷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其中生物脱氮技 术备受关注,生物脱氮是利用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有 益微生物降低氨氮,生物脱氮以其无污染、经济和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经济有效、最有前途的水体除氮方法,相关研究也备受重视[2-3]。氨氮降解菌是生物脱氮技术的关键,因此本文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较好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 研究了初始氨氮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对菌株氨氮降解效果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污泥:本实验所用菌种是从哈尔滨某污水处理 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的。LB培养基:酵母膏5g,蛋白胨10g,NaCl10g,水定容至1000mL,pH值7.0(LB固体培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