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第 37卷 第 1期 2013年 2月
JOURNAIOFNORTHEASTPETROLEUM UNIVERSITY Vo1.37 No.1 Feb. 2013
龙门山北段天井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李 卿 ,李忠权 ,张 玮。,刘爱疆。,曾吉和。,崔文玲。
(1.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试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物理学 院,四
川I成都 610059; 3.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学院,四川I成都 610059)
摘 要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位于四川克拉通 以东 ,被围限在扬子 、华北和羌塘三大陆块拼贴构造 问.以全工 区地震精
细解释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 ,选取近东西 向的剖面 06fscOOO3--O2tjsl11l线 ,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天井 山构造带的造 山
过程.结果表明:天井 山构造带的演化可划分为伸展拉张成盆 阶段(震旦纪一 中三叠世末)、陆隆伸展演化阶段 (晚三叠
世一 中侏罗世末)、挤压抬升剥蚀阶段(晚侏罗世一现今)3期.根据生储盖组合和油气运移条件,认为 自元古代 以来最大
主应力性质发生多次改变 ,控制构造变形、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厚度 、断裂特征和油气运聚.印支期冲断带下盘(现今天井
山背斜前翼下部)发育形成于印支期晚期的冲起构造 ,其内断层发育 ,将二叠系 、志留系及寒武系烃源岩与二叠系储层和
圈闭串通 ,有利于烃类 的运聚 ,且有飞仙关组泥岩作为直接盖层 ,保存条件较好 ,是油气集聚 的有利部位.该研究能够加
深对龙 门山褶皱冲断带油气分布预测的认识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龙门山北段;天井 山;构造特征;油气聚集;构造演化
中图分类号 :TEl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4107(2013)01—0024—08
0 引言
褶皱冲断带既是世界上最先发现大型油气 田的领域,也是耗资巨大、勘探成功率较低 的领域.阿莫科
公司在落基山冲断带打过 300多口钻井 ,才获得第一 口油气井 ,最主要原因是对下伏构造形态不清楚.近
年来 ,随着现代地震技术的逐步完善 ,对褶皱冲断带构造特点有较清楚 的认识 ,只有准确建立褶皱冲断带
构造模式 ,提高褶皱冲断带构造解释的正确性 ,油气勘探的成功率才有所提升l】].
我 国龙门山冲断带是典型前陆褶皱冲断带 ,以 “飞来峰”构造和推覆构造闻名,具有复杂的构造变形样
式.1945年 ,在江油海棠铺构造上首钻江 1井 ,从而拉开龙 门山前陆冲断带寻找油气的序幕 ,主要研究成
果有 :李月等_1认为龙门山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 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东南方 向
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挤压的应力作用 ;燕 山期龙 门山造山带继承印支期 的逆冲推覆构造作
用继续上升 ;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 ,在推覆构造活动加剧的同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使被推到
高处的不稳定岩体大量下滑 ,形成滑覆体和推覆体叠加的构造格局,最终演化为现今的构造样式.曹俊兴
等 认为龙门山的形成演化主要受西侧松潘一甘孜地块的逆冲和其东侧四川盆地的俯冲非对称相向挤压
控制.龙门山晚三叠世开始隆升,其形成早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印一亚板块的碰撞无关 ;但喜马拉雅期 以
来的演化受印一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金文正等 认为印支期 以前的构造运动对龙 门
山冲断带应力场变换的影响作用有限,燕山运动时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 的构造运动在龙门山冲断带构
造应力场转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成果多注重宏观构造特征的研究,缺乏对局部变形差异性 的精细研究.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内的矿山梁、天井山、枫顺场等局部区域具有多层位 的烃源岩 ,蕴含巨大的油气资源,但
同时构造变形和演化又极其复杂 ,因此 ,宏观构造变形已不能满足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探研究 的需要 ,迫切
需要对各个构造带进行构造特征研究.
笔者以近东西向的06fsc0003--02tjsl111测线为基础 ,研究天井山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分析构造
演化对油气成藏及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确定油砂的主控因素和分布区域 ,指导油气勘探方 向,为天井 山
收稿 日期 :2Ol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小学教育班班通系统校级解决方案.doc VIP
- 涉税检举奖励制度的运行问题...于68份裁判文书的考察分析_金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