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立平博士减肥法(附四大秘招)
赵立平:我和我的肠道菌群
《科学》刊文,讲述了中国微生物学家赵立平利用自己的肠道菌群破解肥胖症的故事。
(文 / Mara Hvistendahl)说起来是个老套的故事了。1987 年,赵立平跟他的大学同学藉刘英结婚。两年不到,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赵立平还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新的压力加上美食——藉刘英做得一手好菜——我们的微生物学家长胖了。到 1990 年,赵立平在山西太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时,他的体重已经从之前的 60 公斤增至 80 公斤。后来,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博士后期间,他又长胖了 10 公斤。到 1995 年回国时,赵立平的腰围量起来足足有 110 厘米,整个人的健康状况也极为糟糕。
赵立平减肥前后的对比。赵立平认为,调节肠道菌群是他减肥成功的关键。(图片:赵立平)
进入平台期的科研
转机出现在 2004 年,赵立平读到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最终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也重新塑造了他的体型。论文的主要作者、杰弗里·戈登(Jeffrey I. Gordon),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戈登和他的同事用实验表明,肥胖症和小鼠肠道中的菌群存有关联。赵立平对此产生了兴趣,并决定找找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存在这种关联。2006 年,他开始了一种饮食疗法,食谱中包括山药和苦瓜,同时对自己的体重以及肠道中的菌群进行监测。山药和苦瓜里面含有益生元,可以被肠道细菌发酵利用,据说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生长的功效。再加上以粗粮为主的饮食,赵立平在两年内减掉了 20 公斤。他的血压、心率和胆固醇水平也都降了下来。一种抗炎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的数量大幅增加,从最开始根本检测不到,到后来增加为他肠道细菌总量的 14.5%。这些变化使赵立平决定,集中研究微生物在他身体状况转变中所发挥的影响。从小鼠身上做起的实验,赵立平把它扩展到了人的身上。
赵立平如今身形轻健,他今年 49 岁,一张国字脸,留着小平头,你很难想到说话轻言细语的他,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领域的代言人。2010 年,“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Human Microbiome Project)会议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召开,赵立平应华盛顿大学乔治·温斯托克(George Weinstock)的邀请,在会上发表了他减肥的故事。当年戈登的研究曾经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但温斯托克表示,科学家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平台。 “以前的研究者都只沿着同一条路走,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定了”,而赵立平的主动加入并且愿意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的做法,给整个研究 “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更为难得的是,赵立平以一种 “超然、不可知的、科学的方式” 介绍他的研究结果,温斯托克补充说, “他完全没有任何的成见。”
赵立平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系统生物医学中心的副主任,负责好几个临床项目,研究微生物在糖尿病、肥胖症、肝功能疾病中的作用。他的工作仍然建立在自己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朋友们都说,这是赵立平愿意不断摸索、探索未知领域的表现。 “作为一名科学家,” 赵立平说, “你应该研究证据很少但你自己认为是很重要的问题。”
现在,致病机理不明正困扰着微生物研究领域。举例来说,很难证明 F. prausnitzii 这种细菌底到是赵立平减肥成功的一个原因呢,还是仅仅是赵立平的肠道恢复健康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跟微生物有关的疾病,名单只是越拉越长,” 美国国家研究院健康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主任、利达·普罗克特(Lita Proctor)表示, “但问题是,我们只能发现微生物与疾病的关联,还不能进行致病机理的研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正在设法弄清楚 ‘好吧,该怎么处理这些数据才对呢?’”
对赵立平来说,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 将自己的减肥疗程拓展到上千人身上,以及用动物研究中提取出的数据来制定人体实验时需要监测的代谢参数。他的最终目标是在分子层面上确立微生物与肥胖症之间存在联系,不过,赵立平的电子邮件签名还是写着 “EAT RIGHT, KEEP FIT, LIVE LONG, DIE QUICK”(吃得对,身材好,活得长,死得快)。
寻找新的启发
赵立平在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农业小镇长大。跟赶在 “文化大革命” 之前出生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跟他的两个弟弟只接受过简单的教育。赵立平的父亲是高中老师,母亲在纺织厂工作,两个人都非常信中医。赵立平还记得当时看父亲喝中药来治乙肝的情景,每天两次,那股刺鼻的气味和泥浆一般的药水,现在还忘不掉。
赵立平以优秀的成绩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获得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博士学位 。当他回到山西成立自己的实验室的时候,课题集中在用有益细菌抑制植物病原菌上面。有一天,一位兽医学的同事问他要一些芽孢杆菌的菌株,说是这种细菌能缓解猪和鸡的腹泻。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