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选】第一节 心肺运动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第一节 心肺运动学基础

心肺运动学 学习目标 1、掌握心肺耐力概念,有氧运动特点,有氧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表现、最大摄氧量的概念、运动降低血压的机制和运动降压的特点。 第一节 心肺运动学基础 一、全身耐力与有氧运动 全身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或心肺耐力,这是通常意义的耐力概念。 心肺耐力是身体素质的基础,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水平和适应能力,是决定人体持续活动或运动能力最主要因素。 (二)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1、定义 2、有氧运动的特点 以中、小运动强度为主; 运动时间和距离长; 全身大肌群参加的动力性活动; 周期性运动。 4、有氧运动形式 典型的有氧运动包括走、慢跑、跑、骑自行车、上下台阶等; 属于周期性有氧运动有:爬山、游泳、划船、滑冰、旱冰和滑雪等; 非竞赛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等也是良好的有氧运动; 适于老年健身用的地掷球、门球、柔力球等;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气功、太极拳(剑)、木兰拳(扇)、五禽戏和八段锦等。 二、耐力运动处方 概念:耐力训练是心肺功能训练最主要方法,其运动 训练以运动处方进行指导与实施,也称耐力运动处方。 (一)耐力运动处方的组成 1、运动方式 2、运动强度 3、运动时间 4、运动频率 5、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强度指标 最大摄氧量百分比(%VO2max):单位时间内最大耗氧量。中等运动强度:60%-85%VO2max 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机体运动至力竭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最大心率 = 220 - 年龄 靶心率:运动中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60%-85% HRmax为有氧耐力训练强度或靶心率范围值。 代谢当量(MET,又称梅脱):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耗氧量。适宜有氧耐力训练强度2-7MET。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处方的三要素之一。 运动持续时间应结合运动强度、患者健康状况及体力适应情况而定。 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的积为运动量。 运动频率 运动处方的三要素之一。 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量大小。 运动量大,每周训练3次; 运动量小,最好每天活动; 一般运动频度为每周3~7次。 每周少于2次的运动训练无治疗作用。 运动注意事项 加强医务监督,牢记安全第一。 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个别对待,持之以恒。 防止疲劳,注意训练卫生。 (二)耐力运动处方分析 方法 持续训练法(主要) 循环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等。 组成 准备活动(5~10min) 运动训练(30~60min) 靶心率(15min) 整理运动(5~10min) 三、运动与心肺功能 (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1、心脏对运动的适应 心率(HR):平静时低,运动可达最高心率大,恢复快。 每搏输出量(SV):升高 心输出量:HR与SV的乘积。升高 血压:收缩压随运动强度升高,舒张压变化小。 心脏形态:左心舒张容积增大和心壁增厚。 2、血管的适应 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新生毛细血管增多; 毛细血管开放增多; 血液的重新分配更有效。  3、血液成分等 血量:耐力训练使血量增加; 红细胞:红细胞量的增加; 血浆容量增加; 每搏输出量增加; 最大摄氧量增加。 (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2、呼吸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平静时肺通气量基本不变或稍下降 在亚极量或极量水平运动时,则表现为:潮气量增大、呼吸频率加快、最大通气量增加、肺扩散增大的幅度提高,但动脉血氧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四、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改善冠状循环的运送能力; 使冠状动脉结构产生适应性变化:增加了冠状血流容量、降低冠状血管的阻力、增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提高冠状血管的扩张能力。 五、有氧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降低静息和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和心肌耗氧量。 2.增加血浆容量、心肌收缩力、周围静脉张力,使心输出量增加。 3.增加冠脉血流、冠脉侧枝循环和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4.改善纤溶系统,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5.纠正运动不足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增加心功能储备,改善心血管机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 * * 2、熟悉靶心率的概念。常用心肺功能评定指标、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及运动引起冠状动脉适应性变化的机制、冠心病人运动适应性产生的机制、耐力训练的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3、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对运动反应和适应性机能变化;缺血对心脏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影响、运动对心脏康复的实验研究结果、常见肺功能康复运动方法。 (一)基本概念 耐力是指人体持续进行某一体力活动(运动)的能力。 耐力分为肌耐力和全身耐力两种。 肌耐力,也称力量耐力或局部耐力,一般是指肌的持续收缩能力。 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来源于3个方面: 高能磷化物系统: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早期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