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二十章 信息传递.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第二十章 信息传递

第二十章 信息的传递 雄伟的长城,绵延万里,蜿蜒起伏,或翘首于峰巅之上,或俯身于峡 谷之中。古代的士兵夏季顶着烈日,冬季冒着严寒,在古老的长城上抵御 着敌人的侵略。 遇到大规模的入侵时,士兵们常在“烽火台”上点起烟火,向远处的 同伴们传递“敌人来犯”的消息。有时候,还可以传递更为确切的信息, 如“寇不满五百,放烽一炬;五百以上,放三炬;千骑以上,放四炬”。 古代人用烽火传递信息,我们现代人用哪些方法传递信息?你知道这 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吗? 1 想想议议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 (排版时将图缩小些,现在书上的图太大) 一 现代顺风耳—电话 在我国古代曾经流传有“顺风耳”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人们想要冲破空间 的阻隔,互通信息的美好向往。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telephone ),这一愿望 得以实现。1 0 0 多年来,电话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 不开“现代顺风耳”——电话了。 图20.1-2 电话 图20.1-1 1892 年,贝尔在纽约至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仪式上。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为了完成通话,话筒和听筒之间要连上一 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 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老式话筒中有一个装着碳粒的小盒子。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 2 地压迫碳粒,它们的电阻随之发生改变,流过碳粒的电流就会相应改变,于是形 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图 20.1-3 )。现在,除了碳粒话筒外,还有其他许 多种类的话筒,它们都能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将图变成3D 图,竖放。) 图 20.1-3 话筒和听筒 听筒内有一个磁铁,磁铁上绕着线圈,磁铁吸有一块薄铁膜片(图 20.1-3 )。 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线圈,由于电流的不断变化,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也随之变 化,使膜片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这样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讲话了。现在也有 不同种类的听筒,它们都能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 电话交换机 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话机要与多少部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 外部相连。这样太浪费材料了,而且话机太多时根本做不到与每部电话都单独连 线。 想想议议 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 5 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在图 20.1-4 甲中 把电话线画出来。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 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在图20.1-4乙中把电话线画出来。 3 图20.1-4 怎样才能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现在,除特殊需要的极少 数电话还要通过专线连接外,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 一个地区的电话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电话都编上号码。使用时,交 图 20.1-5 电话交换机工作示意图 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电话接通,通话完毕再将线路拆开。 如果在一台交换机与另一台交换机之间连接上若干对电话线,这样,两个不 同交换机的用户也就能互相通话了( 图20.1-5) 。 图20.1-6 程控电话交换机和操作台 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实际上,当时对方的话机并不一定在使 用,而常常是两台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的用户要通话,它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这个现象在打长途电话时比较常见。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工作效率低,劳 动强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