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pdfVIP

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

莩未‘辟宕 2007年第7期 论晚唐宵禁制度的松弛及其文化影响 ◎曹胜高 [摘要】唐宋之际宵禁制度一度被废弛,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直接原因是 元宵灯节开禁所鼓舞的下层民众的娱乐需求,促使民阃娱乐业初步繁荣。在此背景下,文化娱乐逐渐向着市民 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形成。也导致了文学情趣的变化.成为宋元文学风尚转变的先 导。 【关键词】晚唐 宵禁制度 废弛 市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K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7—0110-06 晚唐五代时期,一直严格执行的宵禁制度逐渐松懈.秦汉以来长期固定的以封闭分隔为特征的里坊布 局,开始向市坊布局转变。宵禁的解除,夜市的繁荣,不仅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标志 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市民文化的兴起。那些原先只在特定区域服务于上层官僚、士人的娱乐活动,开始向 普通民众下行,以适应娱乐消遣的需要。宵禁制度的解除所促成的市民娱乐需求,是唐宋之际文化转变的 深刻背景,特别是其中说话、俗讲、曲子词以及早期戏曲等到有娱乐性质的文学形态的迅速发展,正是得 益于这一制度的变更。这一制度的变迁是揭示唐宋市民文化形成的关键,但历来学术界注意不够,仅有少 数在风俗史、经济史和文学史研究中作为背景材料简单提及,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加以系统探讨。∞本文试 分析之。 一、唐宋之际宵禁制度的变革 宵禁制度,起源甚早。《周礼·秋官司寇》列“司寤氏”一职:“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 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专门负责夜禁事宜。汉代亦行宵禁,由执金吾负责,《史记》卷6《秦始皇 本纪》索隐引《汉旧仪》:“宿卫郎官分五夜谁呵,呵夜行者谁也。”《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夜 饮而归。至霸陵亭,霸陵尉醉,便呵斥李广。李广虽自报家门,霸陵尉仍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 也。”李广只好宿于亭下。《三国志·魏书》卷l《武帝纪》引《曹瞒传》:“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 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能以违反宵禁棒杀皇帝宠臣。足见两汉时宵禁之严。《三国志-魏书》 卷26《田豫传》辞官表中说:“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以夜行来喻罪 责,可知汉魏律令于夜禁之重视。《南齐书》卷22《豫章文献王传》载萧嶷与齐武帝“同辇夜归,至宫门, 嶷下辇辞出,上日:‘今夜行,无使为尉司所呵也。’嶷对日:‘京辇之内,皆属臣州,愿陛下不垂过虑。’上 大笑。”身为皇帝的萧赜仍担心夜行遭到官员的呵斥,说明在南朝宵禁并无松弛。《北齐书》卷16《段荣传 附子孝言传》言段孝言“曾夜行,过其宾客宋孝王家宿,唤坊民防援,不时应赴,遂拷杀之。”骄奢放逸 的段孝言召唤坊民增援,将不能按时抵达者拷打而死,既可说明段氏的凶残,也可看到当时聚坊民以备盗 的组织模式以及宵禁的严厉。 依《唐律》,唐时夜禁甚严。《唐书·百官志》载:“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船 作者简介 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亚洲文明研究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24)。 ①如葛兆光:《严昏晓之节——古代中国关于白天与夜晚观念的思想史分析》中讨论古代时同观念时提及,《台大历史 学报》第32期,2003年12月。金素贞、罗猛:《中西文明变迁的制度经济学诠释浅析》中讨论城市经济时提及,参见《东 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 10 万方数据 罅,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由专人负责宵 禁。《唐律疏议》卷26《杂律》“越州镇戍城垣”条注疏引《监门式》:“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 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若公使赍文牒者,听。其有婚嫁,亦听。”对于宫殿、城垣、武库 等,夜禁尤严。《唐律》“夜禁宫殿出入”条:“夜禁宫殿出人诸于宫殿门虽有籍,皆不得夜出入。若夜入者, 以阑入论;无籍入者,加二等;即持仗人殿门者。绞。夜出者,杖八十。”若夜行者不能被发觉,值夜者 要受处分:“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故立制严格,以禁夜行,仅奉 敕方可开门,且验符严格。疏议又引《监门式》:“受敕人具录须开之门,并人出人帐,宣敕送中书,中书 宣送门下。其宫内诸门.城门郎与见直诸卫及监门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折冲、果毅内各一人, 俱诣合覆奏。御注听,即请合符门钥。监门官司先严门仗,所开之门内外并立队,燃炬火,对勘符合,然 后开之。”违者处以严刑,“诸奉敕以合符夜开宫殿门,符虽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