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质(公司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质(公司培训)

筛分法 利用一套孔径由大到小的筛子,将事先称过质量的干试样放入筛中,经过充分震摇后,把留在各级筛上的土粒分别称量,算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用以确定土中各粒组的土粒含量。 筛分法实验 比重计法-沉降分析法 比重计法是利用不同大小的土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将一定质量土浸入水中搅拌成悬液,搅拌停止后,土粒便开始下沉,悬液的浓度随之发生变化。利用特制的密度计(比重计),在不同时刻测悬液浓度的变化。即可换算出相应的粒径及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绘出级配曲线。 比重计法实验 粒度成分的表示方法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图解法) 横坐标采用对数坐标,表示土颗粒直径,单位mm;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土的累积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土的不均匀系数Cu Cu=d60/d10 Cu5的土视为级配不良的均粒土,而Cu5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非均粒土。 土的曲率系数Cc Cu5 ,Cc=1~3时,为级配良好; Cc 1或Cc3时,级配不连续。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粒组划分 土的粒度分析 土的颗粒级配 级配与密实度的关系 要获得较好的密实度,需要土的级配良好还是不良? 要获得较好的透水性,需要土的级配良好还是不良? 3、砂土的相对密度Dr (relative density) e增大 比重、密度、含水量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孔隙性及其指标 试验目的 为了确定粘性土由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和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相互转化时的分界含水率。 它是土工试验中的基本指标之一。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供工程设计和施工之用。 试验原理 由于含水率不同,土体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 试验设备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毛玻璃板、小平铲、土工刀、试样盒、天平、恒温烘箱、纯水、吸耳球、吹风机、小铁筐、抹布等。 试验步骤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0.5mm的顺粒或夹有大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材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的筛; (2)取过筛的土样不少于200g分别放入三个调土碗里,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用调土刀调匀,然后用玻璃片或湿布覆盖,静置24h备用; (3)将制备好的土样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分层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使空气逸出。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机身,提起锥杆,锥尖涂少许凡士林; 试验步骤 (5)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使试杯徐徐上升,土样表面和锥体尖好接触,蜂鸣器报警,停止升降,按检测键,同时锥体立刻自行下沉,5S时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锥入深度h1,试验毕,手拿锥体向上,锥体复位; (6)改变锥尖与土体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5条步骤,测得锥深入试样深度值h2,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做;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放入称量盒内,称质量,测定其含水量; (8)重复(3)至(7)的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成果处理 (1)绘制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 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h~w的关系曲线。 ①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②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成一直线;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2%时,应重做试验。 (2)确定液限、塑限 在锥入深度h与含水量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20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L;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分数表示。 成果处理 (3)按下式计算塑性指数: Ip= wL-wp 式中:Ip —— 塑性指数; wp —— 塑限含水量(%); wL —— 液限含水量(%)。 (4)按下式计算液性指数: IL= (w-wp)/Ip 式中:IL—— 液性指数; wp—— 塑限含水量(%); w —— 天然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