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及中试线的设计.docxVIP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及中试线的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 引言31.1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况31.1.1 纤维素酶的组成与理化特性31.1.2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31.1.3 纤维素酶的来源41.1.4 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41.2 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概况51.2.1 混菌发酵的特点51.2.2 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国内外研究进展5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72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研究72.1 试验材料与设备72.1.1 主要的材料72.1.2 主要药品试剂72.1.3 主要仪器设备82.1.4 培养基92.2 实验方法92.2.1 菌种培养92.2.2 秸秆预处理92.2.3 检测方法22.3 试验方案设计22.3.1里氏木霉与黑曲酶最佳接种时间的测定22.3.2 单一菌种发酵产酶历程的研究22.3.3 混菌发酵产酶历程的研究22.3.4 发酵条件对产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22.3.5 发酵条件对产酶影响的正交试验22.4 结果与分析22.4.1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最佳接种时间测定结果22.4.2 单一菌种产酶历程的研究结果22.4.3 混菌发酵产酶历程的研究结果22.4.4.发酵条件对产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22.4.5 发酵条件对产酶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22.5 本章小结23.1工艺方案的确定23.2 工艺衡算23.2.1物料衡算23.2.2 热量衡算23.2.3通气量计算283.2.4 蒸汽消耗量衡算283.3设备计算与选型293.3.1 发酵罐的计算293.3.2 种子罐的计算323.3.3 秸秆粉碎机选型23.3.4 粉碎机选型23.3.5 烘箱选型23.3.6 空气压缩机选型23.3.7 冷干机选型23.3.8 储气罐选型23.3.9 储液罐选型23.3.10 蒸汽发生器选型23.3.11 离心机选型23.3.12 压滤机选型23.3.13 膜分离设备选型23.4 车间布置23.4.1 车间布置设计依据23.4.2 车间布置设计原则23.5 环境保护23.6 经济估算23.6.1投资估算23.6.2 经济效益分析383.7 本章小结2结论与展望2谢辞2参考文献2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及中试线设计摘要:利用发酵法制备纤维素酶,并提高其酶活,是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为糖类物质的关键。本文以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FPA)与β-葡萄糖苷酶活(BGA)为考察指标,在里氏木霉、黑曲霉及混菌利用经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发酵产酶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比为5∶4,黑曲霉较里氏木霉延迟48 h接种,发酵时间为7 d,基质含量为1 g时,发酵液的纤维素酶活最高,其中FPA达到1.506 IU /mL,BGA达0. 215 IU /mL,都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的酶活 (FPA为1.170 IU /mL,BGA为0. 082 IU /mL) 。另外,本文还进行了混菌发酵产纤维素酶500L的中试线设计,包括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车间布置和主要设备工艺设计。研究结果和中试线设计可为纤维素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纤维素酶;混菌发酵;里氏木霉;黑曲霉;中试线设计Abstract:Preparation of cellulase by ferment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activity are the key steps to solve the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biomass to sugars. In this paper, the?filter paper activity (FPA)?and β-glucosidase (BGA) activity?worked as index.Compared with the enzym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ingle strain fermentation for T. reesei and A. niger.Thispaper studied the enzyme production process mixed fermentation, and have optimized?the?fermentation?conditions of mixed fermentation for cellulose production. It was found that when volumetric inoculum ratio of T. reesei versus A. niger was 5:4, delay inoculation time of A. niger inoculation was 48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