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哈尼族传统节日习俗.docVIP

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哈尼族传统节日习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哈尼族传统节日习俗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千百年来,他们的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座座大山上开凿梯田,兴修水利,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梯田稻作文化。梯田是哈尼族生活的核心,稻作文化影响了哈尼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哈尼族保留的节日习俗中窥见稻作文化的种种印记。   哈尼族传统节日的起源,有一半以上和稻谷的种植有关,如栽秧节、新米节、新谷酒节、黄饭节、苦扎扎等,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稻米和哈尼族之间深厚的联系。   (一)黄饭节   黄饭节也叫“红蛋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属鸡日(有的地方是属羊日)。节日这天,家家户户要用染饭花的汁浸泡糯米,蒸出黄灿灿的糯米饭,煮出数十个染成红色的鸡蛋,敬献天神派来催耕的使者――布谷鸟。   布谷鸟是哈尼族最喜爱最崇拜的鸟。相传布谷鸟是天上的神鸟,因远古时代哈尼人没有历法,分不清四季,种庄稼不知节令,种下的庄稼经常收获很少,度日艰难。天神看到哈尼人过得很苦,心生同情,就派“阿波摩玛”神来帮助哈尼人。“阿波摩玛”神化作布谷鸟,每年春耕时节来到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催促哈尼人快快耕作。从此哈尼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哈尼人的收成有了保障,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哈尼人为了表示不忘布谷鸟的恩情,每年都要选择一个吉日用黄米饭或粑粑来祭献布谷鸟。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如今仍然广泛存在于哈尼族的民歌吟唱中――布谷鸟从天宫中来/翅膀断了,尾巴断了/寨神说/翅膀断了不用怕/我们用丝线给你缝起来/尾巴断了不用怕/我们用糯米给你粘起来/布谷鸟到这里叫/我们就要栽秧......   (二)栽秧节   栽秧节也叫“开秧门”。每到春耕的季节,哈尼族会选择属猴、龙、狗或马的日子举行“开秧门”仪式,宣告本年栽种的开始。栽秧节这天,天还没亮,妇女们便起来烧火做饭,准备过节。一大清早,由各户男家长将备好的糯米饭、煮熟的鸡蛋鸭蛋等祭品摆放于自家水田的水口处,然后在田中间最先插入三把秧,表示一把给人吃,一把给牲口吃,一把给祖宗神灵吃,插好后用簸箕盖住,围着田跑三圈,表示栽秧能圆满地结束。举行完仪式后,才能正式开始栽秧。早饭家家都要吃黄饭、红蛋,据说这样来年结出的稻穗会像黄饭一样金黄,并且颗粒如红蛋一样饱满。还要让牛也吃一点黄饭,表示对牛辛勤劳作的感恩。   哈尼族举行“开秧门”仪式的目的是希望风调雨顺。哈尼族认为,稻谷和人一样具有灵魂。他们请祖先和田神庇护谷魂,让谷魂附在这三把秧上。有了“开秧门”的三把秧,稻谷就有了魂,就能长得好。到了秋天过新米节时,哈尼族还要到“开秧门”时插三把秧的地方,摘三珠谷穗带回家,表示把谷魂接回家中。“开秧门”是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的遗存。   (三)“苦扎扎”   “苦扎扎”也称“磨秋节”,是哈尼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十月年和“祭寨神节”。时间从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属猴日起,历时三至五天。   节日第一天,哈尼族各村寨都会组织人从山上砍回笔直的松树,在村中的磨秋上支起磨秋,又用栗木、藤条架起转秋(车秋)、秋千。然后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秋”。长者空甩三下秋,表示“开秋”。开过秋,其他人方可开始打秋。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聚集到秋场上。各大寨子的秋场上,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除了打秋,还敲起鼓、吹起唢呐,跳鼓舞、扇子舞等。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备佳肴款待亲戚朋友。节日的最后一天下午,各户当家的男子用小筛子端着酒肉佳肴到磨秋场上会餐。人们团团围坐在磨秋周围,唱起“哈巴”,相互敬酒,预祝来年丰收。   “苦扎扎”是一个祈求神灵保佑庄稼丰收,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节日。在“娱神”的同时,“娱人”的功能也非常明显。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打秋,而打秋习俗的渊源又与稻作文化分不开。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学会了开垦梯田,种植稻谷。在开垦梯田的过程中,伤害了山上生活的许多动物。蚯蚓、蚂蚁等地下的动物抗议说,哈尼人挖断了它们的手脚,挖死了它们的同胞;狐狸、野猫、豺狗等林中的动物说,哈尼人毁了它们的窝。它们就到天神“摩咪”处告哈尼人的状。天庭断案的判官是聋子乌四,他看到缺胳膊少腿的的动物哭哭啼啼来告状,便不问青红皂白,判哈尼人每年用一颗人头来祭动物的亡灵,并允许动物糟蹋哈尼人的庄稼。这个判决可坑苦了哈尼人,每年他们必须杀一个哈尼人,用头去祭奠动物。老年人为失去儿女而伤心,小孩子为失去父母而痛哭。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天神“摩咪”,派使者下来查访。当天神得知是天庭判官的错判给哈尼人带来苦难时,马上改了判。“摩咪”把受伤害的动物和哈尼人召到天上,对它们说:“哈尼人害死你们千千万万,而你们每年只杀他们一个,太便宜他们了,我要把哈尼人都吊在空中,将他们活活饿死。”动物们听后高高兴兴地走了。“摩咪”转而对哈尼人说:“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