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分点突破.doc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分点突破.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分点突破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 1.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3.重要原因 (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2)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4.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经过 阶段 时间 主要战役(事件) 影响 爆发 1914年6月~7月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施里芬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对德宣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 (三)性质 1.帝国主义战争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2)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非正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 (四)影响 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1)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3)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4)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 (2)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4.思想观念: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五)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 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基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建立背景 1.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 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 (二)凡尔赛体系 1.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2.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3.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4.影响 (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2)使欧洲和西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3)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三)华盛顿体系 1.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影响 (1)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2)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