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综合测试题(一).docVIP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综合测试题(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综合测试题(一)

涡阳一中2010年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命题人:潘凤娣 审题人:张春秋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1.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B.奖励耕种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 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B.北方民族的南侵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人不敷出、.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下列词句休养生息 杯酒释兵权 犯颜直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10.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的缓慢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这说明他 A、认识到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主要是维护农奴主利益 C、主张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4.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A、充足资金 B、先进技术 C、劳动力和市场 D、政治保护 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与软弱性 D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22.“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这场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设立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