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浦初中高中培训班新王牌教学资料光的色散及复习(八上)
光的色散及复习1.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成虚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用如图7(a)的图片作为观察的对象。他们先用焦距为f1的透镜观察不同物距时的成像情况,观察到的现象如图7(b)、(c)所示。接着他们保持物距不变,换用焦距为f2的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7(d)所示。(已知f1f2,物距ubuc=ud)(1)分析比较图7(a)、(b)和(c),可得出初步结论:。(2)分析比较图7(a)、(c)和(d),可得出初步结论:。答案:同一物体经同一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同一物体经不同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相同,焦距越大,像越小(合理即可)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凸透镜A(焦距20厘米)前某一位置上,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到的现象如图7(a)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调换不同的凸透镜重复实验,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7(b)、(c)所示,已知fA>fB>fC。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得:。②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可得:。(1)物距大于1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焦距减小,像距和像都变小。3.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分别为(f1=8厘米、f2=10厘米、f3=15厘米)的三个凸透镜、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先后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物距u、像距v、所成像与发光物大小比较的结果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⑴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或(5与6与7与8)或(9与10与11与12)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_______。⑵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⑶ 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6、7、8、10、11、12,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缩小的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9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减小;(10)(3、6、9)或(5、11)或(4、8、12);(11)物距大于像距;(12)物距等于像距。4. 小周和小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知识后,进一步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的变化规律。每次实验时,她们先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凸透镜位置,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表一、表二记录了她们通过实验及运算获得的数据。(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___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凸透镜成实像且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3)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距和物距的差值随物屏距离变化的关系可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基于(3)的初步结论,并结合序号4(或8)的现象进行推理,请写出一条合理的推理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10) 2与5(或3与6)(11) 物屏距离越小,像距与物距的差值越小(12)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可能为0(像距可能等于物距)物屏距离最小可能为4倍焦距(物屏距离≥4倍焦距)5.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那些因素有关,他们把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焦距为f1和f2的凸透镜前(f1f2),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试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相距v,测出像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二中。①根据实验序号3或8中的数据可判断:物体的高度为厘米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像的高度h随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物距u、像的高度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u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的高度越高。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6、7或8中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关系、物体高度和像的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pdf VIP
-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岗位职责汇编.doc VIP
- 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doc VIP
- 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 》教学实录.docx VIP
-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培训教程PPT模板(完整版).pptx VIP
- 燃料采购供货方案,燃油运输方案.docx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哲学与文化.pptx
- 《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ppt VIP
- 中小学【新教材】2024年秋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4 课件教育教学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