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中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研究(10.6).docVIP

环境水中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研究(10.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水中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研究(10.6)

环境水中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环境水体中细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集医疗单位周边、居民生活区及养殖场周边等环境水,分离鉴定细菌种类,采用K—B法及MIC法测定其对常用药物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类型。 结果 从***市环境水中共分离出细菌151株,其中弧菌科细菌79株,肠杆菌科33株,非发酵菌28株,微球菌属5株,葡萄球菌5株,链球1株。主要分离自生活区环境水中,占49.0%。弧菌科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46.15%,肠杆菌科对四环素、头孢唑林耐药均为24.24%,非发酵菌对氨曲南耐药为35.71%。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的四株肠杆菌其染色体及质粒上携带TEM、SHV、CTX-M型耐药基因,未检出CTX-M1,CTX-M2,CTX-M8及VEB基因。非发酵菌耐药组OXA-24基因携带率为10.00%(1/10),OXA-51基因携带率为20.00%(2/10),SHV基因携带率为20.00%(2/10),未检测到TEM、OXA-23、OXA-58基因。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55.6%(10/18)携带有ant(3’’)-I基因,44.4%(8/18)携带有aac(6’)-I基因,27.8%(5/18)携带有aac(3)-I基因,未检测到aac(3’)-II基因。结论 ***市环境水中细菌种类多,携带的耐药基因型繁多,人民应当重视环境水中的生态,消灭环境水这个耐药基因库,不仅将有助于控制耐药问题,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环境水;耐药性;细菌种类及分布;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环境水体中细菌种类繁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不仅水中的微生物可来源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人也可因多种活动而接触水中的微生物甚至感染,如经口进入人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等肠道感染性疾病;经破损皮肤黏膜侵入,引起伤口感染等[1]。另外沙门菌、志贺菌及霍乱弧菌都可经由水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但自1942年Ramel-kamp和Maxon首次报道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并逐步重视细菌的耐药性。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其治疗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对其耐药情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调查研究环境水中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对耐药不动杆菌属进行同源性分析,了解菌株耐药性的演变和耐药基因分布,为从源头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菌株来源 收集医疗单位周边、居民生活区、畜牧或水产养殖场周边4种环境水中分离的细菌共151株,其中弧菌科细菌79株(占52.3%),肠杆菌科33株(占21.9%),非发酵菌28株(占18.5%),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7.3%),剔除同一地点重复分离株。 1.1.2试剂和仪器 Eppendorf 5417 R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购自艾本德中国; CU-600型电热恒温水槽购自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RP-908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购自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LifePro基因扩增仪TC-96/G/H(b)AG购自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Gel Doc XR+型凝胶成像系统购自美国伯乐公司中国。 1.2方法 1.2.1细菌分离 1ml原水样加入9mlLB液体培养基,37℃,180rpm,18~24h,四区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18~24小时。取出血琼脂平板,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大小、形状、边缘、光泽、透明程度、表面、质地、颜色和溶血情况)分离得到不同的菌株。 1.2.2细菌鉴定 对分离得到的菌株从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定;对于较难鉴定或生化特性不明显的分离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测序比对确定细菌属种。 1.2.3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判断参照CLSI/NCCLS标准。 1.2.4细菌耐药基因检测 BLA基因检测 TEM、SHV、OXA、CTX、aac(3)-I、aac(3)-II、aac(6’)-I、ant(3’)’-I 基因的PCR:各型基因PCR引物由上海桑尼测序有限公司合成。 根据GenBank (http: //www. ncbi. nlm. nih. gov/)中已发布的各型耐药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具体引物序列及长度见表1。 表1 PCR引物序列及产物长度 Table1 PCR primers sequences and the length of the product 基因 引物序列(5’-3’) 产物长度(bp) OXA-23 P1:GATGTGTCATAGTATTCGTCGT P2:TCACAACAACTA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