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数学《一道双曲线探究问题引发的解题课》教学设计
变式教学: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模式
——“一道双曲线探究问题引发的解题课”教学设计
【课例解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关于“和两定点连线斜率之积为定值的轨迹方程”探求的一节解题课.
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学习了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在必修2中学习了圆的方程等知识.本节课通过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双曲线、椭圆的另一种生成方法,体会双曲线、椭圆、圆几何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体会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课本一道探究新问题入手探求其解法并对其进行变式引申,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圆、椭圆、双曲线三种曲线.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因此,本节课主要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教师几个环节的设问,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用圆锥曲线的直径的性质.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的收集与分析、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能表示什么曲线?为什么?
我的思考:引例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参数的变化会带来曲线类型的变化,为下面的变式训练的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初尝变式的乐趣.
学生思考,解答,组内交流,说明答案.
投影学生1的答案:
1)当时,,,曲线表示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
2)当时,,曲线表示焦点在y轴的椭圆;
3)当时,,曲线表示圆;
4)当 时,,曲线表示焦点在x轴的椭圆;
5)当时,,,曲线表示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
6)当或时,不表示任何曲线;
教师:你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学生1:主要考虑了系数的正负及大小关系.
教师: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从这个引例,我们看到参数m的变化带来曲线类型的多种变化.我们看一个由动点的轨迹确定曲线方程的问题如何求解(出示探究性问题).
二、自主探究、引发变式
探究性问题: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和(6,0),边CA、CB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顶点C的轨迹.
我的思考: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1-1)》第二章2.2双曲线,探究问题的变式题.为便于学生计算,将学习重心放在题目变化上,笔者对数据进行了优化,条件改为三角形,让学生注意轨迹的纯粹性.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实物投影学生2答案.
学生2:设顶点C的坐标为(x,y),由题意得:
即,整理得
因为,A、B、C三点构成三角形,所以
所以,顶点C的轨迹为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除去A、B两点)。
教师:好,这位同学的解答非常全面,利用斜率找到了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并且考虑到了三角形这个容易忽视的条件.大家来观察,如果我们将条件中的改变为,结果会怎样呢?
三、变式训练、逐步拓展
变式1: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和(6,0),边AC、BC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顶点C的轨迹.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对个别学生存在问题指导.
教师投影解答:设顶点C的坐标(x,y),由题意得:
即,整理得
因为,A、B、C三点构成三角形,所以
所以,顶点C的轨迹为焦点在x轴的椭圆(除去A、B两点)。
教师:我们没有改变原题基本数据,只是将斜率之积稍加改变,变成如上的变式1,解题的方法没有发生改变,结论有变化吗?请同学们说明,为什么变化?
学生3:结论变了,由(除去A、B两点)的双曲线变为除去两点(除去A、B两点)的椭圆.变化的原因是变为吧!
教师:回答非常到位.哪个同学还能对这个题目加以变化,做一个小命题专家呢?
同学们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议论起来.
学生4:我发现,刚才A、B恰好是双曲线的顶点,我们可以变化A,B点的位置到y轴上.
变式2: 一边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0,-6)和B(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教师:很好,改变已知点所在坐标轴,总体说来,计算过程应该相似.现在,大家能否根据上面的题目,直接类比得结论吗?
我的思考:至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此类问题的精髓,改变已知点所在坐标轴,虽然适当加大了题目的难度,但总体说来,这种变式,学生还是容易接受的.
学生5:相当于变化了焦点所在的轴吧!我想方程应该是
解:设顶点C的坐标(x,y),由题意得:
即,整理得
因为A、B、C三点构成三角形,所以
教师:解题方法没有改变,结论变化了.但仍然为除去两点的双曲线,把探究问题中的改为1呢?
变式3: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和(6,0),边CA、CB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求顶点C的轨迹.
学生6:还是双曲线,方程为()
教师:好,在下一节我们将要看到,这样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如果把探究性问题中的改为-1呢?
学生:(笑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大脑》教学设计.docx
- 贵州省2024年高三年级4月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卷.docx
- GEUPS维护及故障讲课文档.ppt VIP
- 触摸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docx VIP
-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docx
- 年产50吨瑞舒伐他汀钙、5吨匹伐他汀钙、50吨恩格列净、50吨恩格列净中间体EM1、5吨贝曲西班马来酸盐、200吨阿托伐他汀中间体B-4、200吨瑞舒伐他汀中间体D-1等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六年级美术上册《劳动最光荣》课件.ppt
- 抖音直播间1000个违禁词(一举夺葵版).docx
- 反渗透法海水淡化产品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水质调整措施.pdf VIP
- 《论语》论仁、孝、君子、教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