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0
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 2.影响土壤磷含量的因素 (1)母质中矿物成分的不同; 基性岩 > 酸性岩 碱性沉积体>酸性沉积体 如,由石灰性风化体形成的红壤的含磷量比由的 红壤多得多。 (2)土壤质地的差别 土壤细粒部分所含的磷主要是次生的磷化合物。 (3)P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 从上到下,磷的含量逐渐降低。原因 ① 磷的迁移率很低; ② 植物根系的富积; ③ 有机胶体或无机胶体对磷酸根的吸附作 用,上层较强。 ④ 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响; (三)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 土壤磷素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态磷和机态磷。 有机态磷的含量占全磷的10~20%左右。 1.有机磷化合物 主要是植素(肌醇六磷酸)或植酸类,核蛋白或核酸以及磷类化合物。 ② 易溶性磷酸盐 包括水溶性和弱酸溶性两种。 易溶磷酸盐,一方面来自与化肥,另一方面来自于难溶磷 酸盐的溶解。 一般来说,根据磷酸盐的溶解性,可分为: ① 难溶性磷酸盐 如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等存在于石灰性土壤中;粉红磷铁矿和磷铝石在酸性土壤中较多。 1.土壤磷的有效化过程 有机态磷和难溶性磷酸盐在一定条件 下,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 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的磷酸盐的过程是其有 效性提高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释放。 (四)土壤磷的转化 易溶性或速效态磷酸盐转化为难溶性迟效态和缓效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固定。 土壤中磷的固定是非常普遍的。 2.土壤磷的无效化过程 (1)化学沉淀机制 ? 该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体可分为: ① 表面交换反应(pH 5.5~6.5) 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换, ② 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 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形成一层 CaHPO4的膜状沉淀。 ③ 阳离子吸附机制(中性土壤) (2)表面反应机制 (3)闭蓄机制 当磷在土壤中固定为粉红磷铁矿后,若土壤局部的pH升高,可粉红磷铁矿的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的氧化铁薄膜,把原有的磷包被起来,这种机制叫闭蓄机制。 Fe(OH)3 PKs = 37~38 粉红磷铁矿:PKs = 33~35 胶膜有铁铝质的、钙质的。 (4)生物固定 有机质C/P比为200∶1~300∶1,当微生物的C/P比小于土壤有机质时,就可产生生物固定。当土壤中的磷太少时,对磷素、微生物和作物就会发生竞争。 特点:① 表聚性;② 暂时无效;③ 把无机磷 → 有机磷 (五)土壤磷的调节 1、活性磷和磷的固定 只有那些不溶性磷化合物和保持在粘粒或有机质中的固持态磷才称为固定态的磷,这部分磷占土壤全磷的95%以上,又称为非活性磷。 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称为土壤的有效磷。 2、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途径。 (1) 土壤酸碱度 pH6.5-6.8之间为宜,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2) 土壤有机质 ① 有机阴离子与磷酸根竞争固相表面专性吸附点位,从而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吸附。 ② 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其它螯合剂的作用,将部分固定态磷释放为可溶态。 ③ 腐殖质可在铁、铝氧化物等胶体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对磷酸根的吸附。 ④ 有机质分解产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呼吸系统病例讨论.ppt
- 内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8.支气管哮喘.ppt
- 内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9.心衰.ppt
- 再见了,北京!第2课时课件.ppt
- 军川农场3000kw生物质热解气化发电项目.doc
- 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8.doc
-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件PPT 3 风险型决策分析.ppt
- 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12.doc
- 凯捷—五矿有色锑整合项目调查报告—五矿有色参股辰州矿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41013.doc
- 分众传媒楼宇液晶电视媒体广告7城市效果分析报告.ppt
- 中学春季教导处的工作计划.docx
- 高端私人家教的薪酬激励制度.docx
- 2024-2030年中国白金耳棒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电脑刺绣机市场经营优势与投资风险评判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电石乙炔行业运营状况与需求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男士古龙水市场深度调研与销售模式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白糖市场销售趋势调查及未来营销推广现状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电陶瓷粉末行业供需咨询与未来前景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电脑防尘罩市场营销风险及未来发展展望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电能替代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