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船舶资源回收纳入法制化的背景与发展现况.doc

国际社会对船舶资源回收纳入法制化的背景与发展现况.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社会对船舶资源回收纳入法制化的背景与发展现况.doc

推動船舶資源回收法制化的背景與現況 壹、背景 鑒於國際社會為追求人類優質生活品質,以及保護人類生存尊嚴,而採取必要措施,以減少地球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因此,國際社會乃積極推動各種相關公約,諸如京都議定書,為緩和地球溫度暖化,要求各國有責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另聯合國轄下各組織機構早已正視此問題,如國際海事組織(IMO)為確保海上人命暨財產安全訂定實施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IEPO)為降低地球危害物質的污染,也訂定頒布環境保護公約;即為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此公約已生效實施。又國際勞工組織為保護全球勞工職業工作安全與確保最低勞資條件,亦推動保護勞工各種勞工法規。 國際社會認為進行船舶拆解時,常產生大量的危害物質,並處理危害物質時易危害工作人員生命安全與健康,爰此,在輿論壓力下,聯合國海事組織乃積極催生有關解決船舶可能產生的危害物質,目前透過屬下之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負責推動,目前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除繼續正聽取暨搜集各地區工作小組意見外,並已草擬執行船舶資源回收的指導原則,以及結合其他相關組織如聯合國環境保護委員會與勞工團體組成聯合工作小組(JWG)協調解決船舶拆解可能產生危害物質,如何訂定一個有效且可行的強制法規,正是聯合國海事組織正在思考得課題。 國際機構與船舶資源回收所產生環安衛問題 貳、國際社會對船舶資源回收課題態度 一、聯合國下環境保護組織屬下環境保護工作小組(U.N. Organization of Environment Working Group, OEWG) (一)何謂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詳見附件一) 1.在1980年代,在非洲國家發生很多環境污染意外,由於歐洲國家非法傾倒危害廢棄物,以及廢棄物越境移動的問題等變成全球議題。因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聯合國環境保護(UNEP)開始考慮國際法規,於是巴塞爾公約於1989年在瑞士的Basel被採納,1992年的5月生效,有162個會員國簽署。 2.巴塞爾公約主要規定: a.廢棄物的輸出者要求輸入國政府與過境國政府的核准。 事先通知與同意制度 b.每會員國應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減少危害廢棄物的產生至極限,以及對危害廢棄物的環境優良管理須確保有足夠處理設備可利用。 c.每會員國假如有理由相信廢棄物將無法在環境優良管理方式下管理,則應拒絕危害廢棄物的輸出。 d.假如危害廢棄物越境認為係非法運送,輸出國政府應確保廢棄物被運回輸出國。 (二)巴塞爾公約擬達成目的 1.在1980年晚期,鑒於工業化國家引發在危害廢棄物的處理成本快速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有一套環保法規,以尋求以較便宜的方式去除廢棄物,另從事有毒性交易者將危害廢棄物運送至發展中及東歐國家,此行為被披露後,對此國際性粗暴行為,導致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的草擬與被採納。 2.過去十(1989~1999)年期間,巴塞爾公約主要致力於建立控管危害廢棄物越境移動的架構,亦即為危害廢棄物移動越過邊境,於是推動巴塞爾公約成為環境保護管理之典範。又下一個十(2000~2010)年期間,巴塞爾公約將加強全面執行談判承諾,焦點在減少危害廢棄物產生,在減少危害廢棄物產生,須確認危害廢棄物存放的長期解決辦法。在數量與危害的條件下,在1999年12月部長級會議擬定下十年巴塞爾公約行動指導方針包括: a.積極推動及清除技術採用,以及製造方法; b.進一步減少危害及其他廢棄物的移動; c.防止與監視非法運送; d.制度與技術能力的改善; e.進一步推展區域與次區域中心的訓練與技術移轉。 (三)歷年來巴塞爾公約重要史記: 1.1989年獲得法定通過採納:在國際社會公開強烈抗議全球已開發工業國家將危害廢棄物傾倒在發展中國家後,聯合國外交會議在瑞士的巴塞爾舉行,公約獲得採納。 2.1992年巴塞爾公約生效。 3.1995年禁令修正:從公約附錄VIII所列出輸出國家(EU,OECD及Liechtenstein成員)要求禁止將危害廢棄物輸出至公約其他成員。 3.1998年的廢棄物的分類與性質:巴塞爾公約的技術工作小組同意對特定廢棄物特性分為危害或非危害等列出清單。此清單稍後被公約所採用,於是澄清了公約的規範範圍。 4.1999年的責任與補償議定書:在1999年12月再通過責任與補償議定書,建構由於輸出/輸入或處理期間,對危害廢棄物意外外溢而造成損害的責任與補償辦法。 (四) 2004年10月巴塞爾公約成員第七次會議(COP7)決定採納三項決議(詳參附件二) 1.船舶拆解的環境合理性管理決議 2.對船舶拆解所製造危害廢棄物處理,應由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及巴塞爾公約組成聯合工作小組來推動控管。 3.棄船。 二、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境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