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for surrounding rock of soft-rock tunnel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pdfVIP

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for surrounding rock of soft-rock tunnel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No.5 2014年10月 IIYDRo.Sa匝P叱EAND日Ⅻ瑚N口既tD4G 0et.2014 及时支护隧洞变形规律研究及稳定性评价 刘乃飞1,李 宁1’。,郭晓刚3 (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8;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 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3.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维也纳维也纳999013) 摘要:针对软岩及土质隧洞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及现有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对及时支护隧洞的不适用 性,通过数学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弹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埋深、洞径和侧压力系数等与需及时支 护隧洞拱顶围岩变形和喷层受力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探讨了以支护结构安全性为标准的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 新理念。该理论在新疆库尉输水工程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拱顶 围岩变形和喷层应力影响显著,且对大主应力的影响尤为明显,随变形的发展喷层拱顶处应力主轴对调,大、小 主应力名称互换。喷层大主应力随弹性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成果能为软岩 隧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软岩隧洞;拱顶变形;变形规律;喷层应力;数值分析;稳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V55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水电、金属矿山、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013,并逐 渐将工程建设场所转向水文工程地质比较恶劣的地区,特别是在软岩及土质地区修建了一大批隧洞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10年新增的输水隧洞中,软岩隧洞就占新增隧洞总长的24.0%旧J。根据国际岩石力学 学会的定义,软岩是指单轴抗压强度在0.5~25MPa之间的一类岩石pJ,具有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和稳定性 差等特点。在软岩中开凿地下洞室,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围岩 稳定,减少塌方,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实际上在软岩或土质地层修建地下洞室的过程中均发生过 不同程度塌方事故,这逐渐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软岩隧洞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问题开始得到研究。付敬 等Ho采用三维黏弹塑性数值方法研究了围岩的流变特性与时效变形。刘小伟等【51研究了浅埋红层软岩隧 洞的变形和应力变化特征。李叶等M1通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监测手段研究了软质围岩变形特征和机 理。曹东杰…对穿越软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支护体系的受力特性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张鹏等… 结合工程经验建立了隧洞顶拱变形与塑性区、松动区半径大小的关系式。杜守继隋1和焦苍等旧3采用有限差 分软件分别研究了软岩隧洞受力变形特征和软弱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大变形机理。黄林伟等¨训从软岩隧 洞开挖和支护两个方面探讨了软岩隧洞变形机理。戴宏亮等¨u分析推导了软岩隧洞锚固区流变问题的理 论模型和解法。李鸿博¨2I、张青龙¨引等对软岩隧洞变形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软岩 隧洞的变形机理。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研究工作多服务 于具体的工程项目,且没有给出及时支护情况下软岩隧洞的应力和变形规律,因此开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需及 时支护隧洞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设定详尽的数值试验方案分别研究在不同洞径、不同埋深、不同强度参数和不同弹性参数等条 收稿日期:2014—05—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207—002J1306) 作者简介:刘乃飞(1985一),男,陕西神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隧道工程、边坡工程、水热力三场耦合方面的研究。 E.mail:liunaifeil985@126.eom 万方数据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2014年10月 件下需及时支护的软岩或土质隧洞围岩拱顶变形和顶拱喷层应力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以支护结构安全性 为参考标准的及时支护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新理念,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新疆库尉输水工程,以期为在软弱地 层中开挖的隧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