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联考优秀作文点评
深圳市2018届高三四校联考 优 秀 作 文 点 评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编 ppt制作:格睿特高级中学 张世平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编号 得分 题目 点评人 01 56 只手双肩济天下 深圳中学? ?黄飞燕 02 55 平凡人亦能大作为 深圳中学 ??杜晓童 03 54 “双肩只手”亦无妨 深圳中学 ??刘? 莎 04 53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深圳中学 ??刘? 畅 05 53 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 深圳中学 ??高? 云 06 53 平庸之辈现惊奇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樊春喜 07 53 担道须“铁”,著文当“妙”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刘? 玉 08 52 平肩庸手出华章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廉? 茉 09 52 铁肩辣手,担天下重任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刘晓涛 10 52 平肩庸手,亦担道义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赵? 雪 11 52 “平庸”之伦尚需鸿鹄之志 深 圳 教 科 院 ?葛福安 段评 深圳外国语学校 ?岳? 强? 总评 12 52 铁肩辣手振国魂 深圳外国语学校 ?周? 梅 13 52 谨以铁肩道义,辣著时代雄风 深圳外国语学校 ?王敏成 14 52 道义需要“铁”与“辣” 深圳外国语学校 ?陈树银 15 52 以良知之手,著醒世之文 深圳外国语学校 ?胡? 娟 16 52 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 深圳高级中学 ?杨? 璋 17 52 道义,笔墨间燃烧的魂 深圳高级中学 ?杨? 璋 18 52 铁肩担义,辣手挥毫 深圳高级中学 ?黄? 磊 19 56 铁肩辣手,文人风华 深圳高级中学 ?黄? 磊 20 54 以平肩担道义,以庸手著文章 深圳高级中学 ?谌? 晗 编号:11号,得分52分 “平庸”之伦尚需鸿鹄之志 古人曾云:“余笔拙而心诚如此,故惴惴然不知所言。” 在我看来,这一切不如“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来得掷地有声。“平庸”之伦尚需鸿鹄之志,即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妄自菲薄,而要怀揣敬畏之心,勉力自我,砥砺前行! 首先,此“平庸”非“平凡无奇之庸才”意,而是一种虚怀若谷,以“平庸”自视的谦逊态度。这一态度,表现在道义伦理关系上,即是一颗平实质朴、却又至臻至纯的赤子之心。道义不是只有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般壮丽的豪情,更有普通小百姓为救他人于火海之中而一次又一次的“逆行”和雪白的地面上用血踏出的脚印。肩虽平,而义无穷。同时,这一态度,表现在文章著述上,即是一份“将心剖开给读者看”的对书籍文章的敬畏之心。正是因为敬畏,下笔时才字斟句酌,才“披阅数载,历经十年呕血而成”。林徽因曾直言,“有些作家喜欢戴着‘考察’的神气,去到一处便端起眼镜以轻蔑之意对当地探究一番”。无疑,这种“端着”做学问的态度是绝对做不出好文章的,作者与当地生活之间必有一道无形之墙。而巴金则是一位用“心”写作的作家,他在文革期间曾为上级指示所迫,无奈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