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张效房 行医70多年的眼科泰斗
坐诊,查房,甚至是用英文改文章和教学,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96岁的眼科教授张效房以他所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证明在这样一个年纪,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
时光流转,不变的是张效房日复一日地继续为师、为医。不过也有新变化,这两天,96岁的张效房连续出现在央视新闻频道节目中,因为他成了全国“最美医生”候选人。
为人师表
生于1920年的张效房,求学于艰难抗战时期的河南大学。从1945年他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算起,在眼科医学这条历史长河中,他已行走了整整71年。
张效房的人生只有两个章节:“先生”与“先生”。一为师,一为医。而对于这两者,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完美和极致。
张效房,受教于“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的诸位学术大家,磨砺于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收获于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时期。
张效房堪称河南眼科医学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在了解他的年轻人心中,其形象却是一枚“萌萌哒”新青年――青少年时,他是著名爱国音乐家冼星海“黄河歌咏队”队员、学校话剧社社长、篮球队队长;年轻时,他剑眉星眸的帅照,分分钟“秒杀”今天的“都教授”;96岁高龄了,他不仅会上网,还有自己的QQ、微信、飞信,同时还在用纯熟的英文查房、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
“张老师做学问非常严谨,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学习态度、做人的道理。”杨小笛说,这是她第三次向张效房老师汇报,机会很难得,因为每次查房,只有一位学生才有机会享受张老师“一对一”的指导。
张效房坚持和学生用英语交流,是因为他认为医学的国际交流非常重要,不可局限于国内。很多学生的英语尽管过了六级八级,但那不是专业英语。更何况,医学专业英语中还有眼科专业,需要不断钻研。
而张效房自己,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到实习到工作,一直都坚持学英语,好让自己可以“开阔地观世界”。
“很多疾病,其实心理很重要,如果病人能先卸去心理负担,那对治病就很有帮助。”张效房说。
长眠在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刻着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其中文翻译很简洁:“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学之功,“治愈”有时,安慰无限。说到底,医学是一门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仅仅盯着功利,而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其本质属性将如何存在?
71年来,张效房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这位“光明使者不老松”,用精湛的医术和耐心的诊疗,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
张效房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他和克林顿的合影,1980年拍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州长办公室。这张照片,见证着张效房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医生的成就。
张效房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眼内异物和白内障简化手术,此外还有沙眼、角膜移植、钩端螺旋体病眼并发症等。
1945年张效房刚上班时,开封沙眼的发病率,成年人几乎是100%,是致盲首因。他和同事组成医疗队,有空就到乡下为老百姓看病。
1955年,新中国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但工人眼外伤非常普遍。张效房和同事开始系统地进行眼内异物的定位和摘出的研究。他所设计的薄骨定位法、垂直位校正法、方格定位法、电子计算机定位校正法等,被眼科学界称为“张效房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做长篇报告。会上表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眼科方面的全国只有两项――一是北京医学院汤非凡教授和同仁医院张晓楼教授联合完成的沙眼病原体的研究;另一项就是河南张效房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
“这被认为是我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张水军说。
1979年,年近花甲的张效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张效房因为这些成就而被世界眼科基金会邀请赴美参加美国眼科学会年会。学术活动结束后,世界眼科基金会主席罗伊陪同他去参加克林顿的接见。
1982年,张效房带着《三千例眼内异物摘出的体会》再赴美国,参加第24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他讲英文,还有四种语言同步翻译他的报告,引起轰动。张效房刚走下讲台,就有两所大学现场邀请他去做学术报告。当地报纸还以《来自中国的经验》为题进行报道。之后,他在8所美国大学、2所日本大学做了学术报告。
在很多人看来,张效房已经达到事业巅峰,但他向上攀登的步伐却并未停止。
在发现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后,已经古稀之年的张效房,经过反复试验,引进和改进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被“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推广应用,造福数百万白内障病人。
正是因为张效房等一大批医学人士这种近乎痴狂跟学问较真的劲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