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家范儿小景致
尽管数字时代的器材更迭日新月异,却总有一些摄影人沉浸在胶片相机时代的“慢”与“精致”中:拿着大画幅相机拍摄,看到心仪的画面,不能抬手即来,而是要先安装相机、镜头、快门线、支好脚架、插装底片盒……良好的画质固然是中大画幅胶片相机带来的优势,但通过这种“慢”下来的方式拍摄,给自己更多思考、发现的空间和机会,想必是摄影人依然钟情于此的原因。跟着摄影师陈霖、扛着中大画幅胶片相机,在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园林中,用发现的眼光去慢慢寻找、抓取那些为人忽视的小景,当传统的大画幅座机与千年历史相遇,碰撞出的一个个小景,却以小见大地呈现出了别样的情致。
用中大画幅胶片相机拍摄,对我来说就是回归,从胶片到数码,然后又回归到胶片。
从胶片到数码,几乎是我们40岁以上这代摄影人必经的一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很自然的。由于最初我是搞商业摄影的,数码相机的到来,对我来说简直太方便了,客户也能马上看到,印刷效果也非常好,一下子,我就转向到数码了。数码单反由于能自动对焦,镜头群又丰富,慢慢地我就不用胶片相机了,于是把手上的120画幅、4×5系统都出手了。
数码的优势有目共睹,网络时代又让世界的摄影人变得如此亲近,每一个摄影人部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见识和作品,让摄影人的进步变得更快,也促进了摄影后期的进步。一些国外的摄影网站,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摄影的窗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一些摄影师个人的网站或者主页上浏览,学习他们的技巧和思想,用以提高自己的摄影能力和水准。
但是,哪怕一直在用数码,也还是会常常惦记胶片时代拍摄时的那种仪式感和从容,还有,就是胶片的味道。
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时,著名摄影师冯建国老师给我们上大画幅摄影课,当他展示他拍摄的作品以及后来去他家看那些放大到24英寸的作品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品质的摄影作品,同时也感觉到之前看到的一些展览的影像质量是那么差强人意。
直到前年,我已经不太依赖摄影来糊口了,忽然在某一天,一个朋友说要出掉一台申豪4×5木制技术相机,我马上买回来,同时也买了几只日本和德国的镜头,我是那种对镜头没有抵抗力的人,而且拍摄后从来不剪裁,所以喜欢焦段齐全。后来,我又入手了一套哈苏503cx,相比十多年前,现在的哈苏胶片相机及大画幅的那些镜头,真的是“白菜价”,当年一只镜头的钱,现在能买一堆。
我买回这些器材后,在拍摄中就感觉到了跟数码摄影的本质区别――由于材料的价格较贵,所以逼迫自己在拍摄前要琢磨、思考,而不会跟数码一样――不管这么多,先拍下来再说,造成了拍摄的随意性及影像的泛滥。
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当人被冠布蒙进去的时候,也把世界的嘈杂隔在了外面,只静静地在毛玻璃上看着世界、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倒立着、左右相反地呈现着,或清晰起来或模糊下去……同时脑子里飞快旋转着,考虑着一张照片的技术指标,该用沙姆定律还是反沙姆定律,或者移轴还是倾斜,取景放大镜在毛玻璃上移动着,仔细地、反复地观察每一个细节,然后在大脑里屏蔽掉世界的色彩,转化成黑白影像,去想象一张照片的最后效果。
当所有的技术动作做完以后,开始测光,这时肯定会用点测光测量几个心里早按亚当斯区域曝光法分好区的点,计算好自己想要的光圈快门组合,跑到前面去把快门关上,把速度盘调到算好的位置,把光圈也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然后把胶片盒插入后组,抽出片盒的插片,拿着快门线等待着自认为最好的某个瞬间,优雅地按下去。内心的那一霎,是忐忑的,也是放松的,当然,不会忘记把插片的黑色面朝外插回片盒,同时长长吁出一口气。
我用过各种胶片,包括国产的乐凯及上海GP3,也有柯达的T-max,伊尔福的FP4和HP5以及DELTA100,富士的Acros100,一般来说,国产的4×5胶片价格大概是每张人民币5元,进口胶片每张大概是10元。每种胶片都有它适合表现的题材,我不是那种只对某一个品牌忠贞不渝的人,我认为胶片是为我服务的,没有万能的胶片,同样,也没有万能的镜头,我对日制或者德制的镜头也没有特别的情感,只要是我能用的,都可以试试。
在冲洗上,我现在都在使用套药,比如柯达的HC110、爱克发雷电露等等,这些药水极其方便,拿蒸馏水一勾兑就可以使用,一般来说按1:47或者1:50来算,大概一升工作药水在6元,要是用JOBO冲洗机滚冲的话,非常省药水的,JOBO的罐子一次能冲6张4×5页片,而只要300m药水,就是说一升药水只使用一次也能冲20张左右。同样我认为没有万能的药水一一不同题材及不同的胶片,某些药水或许会更适合,某些就不适合。这个就是在自己的不断实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建立自己的体系。大画幅摄影,技术上来说重要的就是建立体系。我购买了制蒸馏水的机器,除了最后的水洗,其他的过程我全部使用蒸馏水,包括最后的去水渍都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