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追求创造版本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追求创造版本价值   精品图书的运行是优质出版机构日常所为和目标所在,遵循如此轨迹法度,是出版人自我锤炼的途径。深叩精品出版的内在机理,我们辽宁出版集团提出了“选题内容精品化、编校质量精细化、装帧设计精致化、宣传营销精准化”的宣言。我们相信先进的管理模式势必促使出版链条全速运转,从而触动精品图书竞相迸发、从容登台的理想局面。   回顾九卷本、近300个印张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问世经过,审视其出版后两年多来的各界反响,我们对力作精品、经典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入。锤炼富有价值的杰出版本,鼓励大家投身其中的最大、最深的力量,正缘于此。交流与本书相关的话题,我们期待与同行分享如下着眼点和关键处。   一、时代创举是成就此项工程的最大前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宝库当中,书画艺术群星璀璨,不可胜数。品高低、鉴真伪,披沙拣金,非个人能力可以简单从事。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之后,文化部文物局曾组织鉴定小组,着手在北京及附近省市文博单位开展古书画鉴定。为时不久,遭遇“文化大革命”冲击而宣告解散,完全停顿。1983年春,经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宣部部长提议,重新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由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谢辰生、傅熹年七位先生组成。俊彦大师,一时之选,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巡回鉴定。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0多个市、县,200多个收藏单位及私人藏家,过目讨论书画作品6万多件,制作资料卡片3万多份。中国美术史、文物保护史乃至传统文化整理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8年鉴定之后又历经10年,《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绘画全集》《中国法书全集》共计80多卷的大部头工程相继告竣,基本完成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全部责任和使命,荦荦大端,文化昆仑,叹为观止。   杨仁恺先生作为鉴定过程中三位坚持始终、从未间断的专家之一,记录得最勤、最用功,几十本笔记存留了最珍贵的200余万字原始资料,展读手稿,逸兴遄飞、切磋辩难的现场如在眼前。进入新世纪,杨老授权辽宁人民出版社整理加工,编纂呈现的这套“笔记”真实再现了鉴定全程,撷取了当时及后来的异议争执,极多“发前人之未发”的简介,尽显鉴定组及杨老的奉献和追求。当下“国眼”览先人遗物,祖上宝藏逢现代巡礼。正如鉴定组成员之一、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2012年为本书作序时所说,杨老的笔记充分体现了鉴定组的科学态度和学术民主精神,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此言一出,可谓定锤之音。   二、作者功力和影响力居功至伟   杨仁恺作为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同时又是学殖深厚、文史通贯的博物馆学家和卓越学者。作者的学术功力和社会影响力“居高声自远”,人民鉴赏家的称号实至名归。仅举几个实例来看。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影响之大,甚至引出了“清明上河学”专门学科,全球现存同名作品四五十件,追随仿品更有数百本之多。署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据不完全统计,散在域外的即有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幅、日本三幅、大英博物馆三幅。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真迹,由于文献教材的研究宣讲和印刷媒介的广泛传播,被人誉为“天下第一画”。其重现与确认,源自杨仁恺于1950年在沈阳东北局文化部研究员任上的精当厘定与推断。披阅资料,缜密求证,最终在三张几乎相同的《清明上河图》中认定了珍宝真品。1953年在东北博物馆首次对观众开放,同年借回北京故宫展览,后正式成为其藏品。当年溥仪从清宫带出来时自己都弄不清哪件是真迹的传世之作,终于迤逦现身,惊羡世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杨老为国家发现、回收、鉴定、追踪的故宫散佚书画达一千余件,有清宫散佚国宝护宝第一人的称誉。   1980年,已过花甲的杨老受中国文联委托,作为主要擘画者之一在沈阳筹备第一届全国书法展,大获好评。中国文联继之在第二年成立了最年轻的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他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同时兼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和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他仍是第一批理事。于省吾、启功等人收藏的多幅古书画,经他联系后捐给辽宁省博物馆;谢稚柳、陈佩秋创作的七幅绘画,也由他接洽馈送辽宁省博物馆。“其人则温润如玉,为学似海纳百川”,饶宗颐的挽联恰如其分。冯其庸献上挽联后又作4首悼诗寄托哀思,并在纪念文章中将杨老业绩、著作称为“二重生命”,精神、思想、文化结晶将永远长留天地之间,永远滋润祖??和人民。先生去世后七年,正逢百年冥寿之际推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即是最好的明证。   三、创意智慧在编校全程的凝聚与绽放,是精品出版的最大驱动力   如何做到亲切平易,体大虑周,温度可人,而不是简单的“二传”,以貌似尊重掩盖全身心的投入?那荣利领衔的编校团队不惮精细,洞察文本,凭借学术对话的精神驾驭全局,增值文本潜质,升华书稿内在品格。而对范围上涵盖全国之广,时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