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刚刚构桥挂蓝施工合拢段施工方案
合拢段施工方案
合拢段梁高均为2.3m,底板厚度为25cm,腹板厚度为50cm,箱梁顶板厚为26cm。每个合拢段长度为2.5m,边跨合拢段C50混凝土为25.76m3,重64.4t;中跨合拢段砼数量为31.94m3,重79.8t。
1、总体方案
全桥箱梁合拢由边至中进行,即先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边跨合拢段采用落地支架施工,施工支架同边跨现浇段,中跨合拢段底模系统自制,结构和挂篮底模相同,采用横桥向双拼32#槽钢+顺桥28#工字钢+横桥12#槽钢+顺桥10*10方木+1.8cm厚竹胶板,采用精轧螺纹钢反吊在已完成的梁段底板上。
边跨现浇段施工结束后将挂篮底模落下,挂篮退至0#块,安装边跨合拢段支架,预压后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中跨合拢段利用一个挂篮的底篮进行合拢。(具体步骤参见附图)
在施工现浇段10#、10’#节段时预埋好劲性骨架接头钢板,劲性骨架的锁定按又撑又拉的原则进行设计,劲性骨架预埋时充分估计施工误差,留足预埋槽钢之间的间距,且同一合拢段后施工的一个悬臂端槽钢预埋时其横向、竖向相对应箱梁的位置应与先施工的一个悬臂端(槽钢已预埋)保持一致,尽量使合拢时两节预埋槽钢在一条直线上。
合拢段合拢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轴线偏差小于1cm,两端高差不大于2cm。合拢前对节段的标高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偏移量,观测合拢段在温度的影响下的梁体长度变化。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48小时,观测间隔一般可3小时观测一次。并将结果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以便必要时对合拢工艺采取相应的措施。
挂篮施工完成后先将底模落下,再将挂篮退回0#块拆除。合拢前清除T构上不必要的施工荷载,使全桥T构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合拢温度选择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段进行。合拢时间宜选在日照温差小的阴天或温度变化幅度较平稳的时间段进行。大致是午夜合拢锁定,凌晨开始浇注混凝土。
边跨合拢段砼浇筑前先解除3#、6#墩顶的支座锁定(支座出厂时厂家已锁定、用氧割切除其锁定螺铨)。
合拢段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养生至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按设计张拉底板预应力束并锚固。
关于体系转换的过程:边跨合拢段位于相对稳定的现浇支架上,相对变形和受力较小,对合拢段受力是有利的,由于受力主要由支架承受,故在边合拢段时不采用水箱配重。边跨合拢段张拉完成后,立即对硫磺支座通电融解解除其约束。中跨合拢段锁定后,立即解除4#、5#墩顶的支座锁定,然后浇注合拢段砼。
2、施工工艺流程图
2. 1. 边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2. 2. 中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3、边跨合拢段施工方案
边跨合拢段采用落地支架施工,为避免支架基础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变形和控制支架的沉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处理方案为:对原地面地表40cm用犁铧翻松,掺5%灰处理,压路机分层碾压至无轮迹,处理宽度应比合拢段投影宽50cm,此项工作与边跨现浇段支架基础同时处理。其上浇注10cm厚C20混凝土基础,再进行支架搭设。
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架,布置间距及方向同现浇段支架。待10#节施工完毕挂篮退回后,将支架接长至设计位置。箱梁内顶板支架采用钢管支架。
边跨合拢段底模采用竹胶板,结构为支架上铺设10*10方木+1.8cm厚竹胶板。内模采用竹胶板+10*10方木,内模支撑采用门式支架。外侧模也采用竹胶板,模板结构为竹胶板+竖立10*10方木(间距30cm)+横放双拼12#槽钢(间距80cm)。侧模拉杆采用φ16对拉螺杆,间距80cm*80cm。
安装时采用墙包底,模板两端与悬臂端及现浇段箱梁接触处贴双面胶防止漏浆,底模用高度调节螺栓顶起与悬臂端箱梁底板砼面紧贴。
侧模以拉杆固定,穿在砼中的拉杆,外套胶管,以利拉杆拨出。拆模时间同箱梁梁段施工。
焊接劲性骨架前,应先解除3、6#墩支座锁定,让现浇段能自由移动,考虑到支架与现浇段一起移动,应将与墩帽接触的钢管割掉。
支架及底模、外侧模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预压荷载采用砂袋加载100%重量,预压方法同现浇段。
预压时测量其弹性变形,如弹性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进行合拢段施工,否则,需对支架进行加固。
在施工3#墩处边跨合拢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底模方案,如果合拢段下方位于梁溪河内,则底模方案采用和中跨合拢段相同的反吊法。同时和中跨合拢一样需在合拢段两端用水箱配重。
4、中跨合拢段施工方案
T构施工结束后,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有序放至0号段附近。中跨合拢段底模采用反吊,先用船将底模系统运至合拢位置,用4个10t的链条葫芦将底模系统安装就位,起吊时应注意均匀对称起吊。拆除时同样是将底模用4个10t的链条葫芦慢慢放到船上。
在10’#节砌筑水池。中合拢段混凝土数量为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