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复习(打印版)
遥感概述
§1 遥感概念
一、遥感( Remote Sensing )概念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遥感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收集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对物体进行识别和监测的全过程。
二、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类
2、按遥感成像波段分类
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分类
高光谱遥感:用遥感器将电磁波谱(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分解为数十至数百个狭窄的电磁波段(小于10nm),并产生光谱连续的图像数据的遥感。
多光谱遥感:利用遥感器将较宽波段的电磁波分成几个较窄的波段,通过不同波段的同步摄影或扫描,分别取得几张同一地面景物同一时间的不同波段影像。
常规遥感:又称宽波段遥感(大于100nm),且波段在波谱上不连续。
4、按遥感器接受信号的来源和方式分类
5、按不同应用领域分类
§2 遥感技术系统
四个组成部分:遥感平台、遥感器、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遥感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
遥感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一、林火与生态
二、遥感信息技术成为支撑军事信息化作战,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解决制约我军联合作战和精确打击瓶颈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散射等,并遵循同一规律。
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频率)依次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即为电磁波谱。
依次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遥感所用的波段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
近红外:0.76~3.0 μm,与可见光相似。
中红外:3.0~6.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远红外:6.0~15.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
又叫热红外。
超远红外:15.0~1 000 μm,多被大气吸收,遥感探测器
一般无法探测。
微波:波长范围为1 mm~1 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
§2 地物的发射辐射
不同辐射源可以向外辐射不同强度和不同波长的辐射能量,利用遥感手段探测物体,实际上是对物体辐射能量的测定与分析。
常用电磁辐射度量:
1、辐射能量(Q):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送能量,单位为焦。
2、辐射通量(φ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表面的辐射能量。
3、辐射通量密度(W):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辐射处的能量。
4、辐射照度(E):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接收的辐射能量。
一、黑体辐射
1、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能力的理想物体。它也是完全的辐
射体。吸收率α=1。
白体:反射率ρ=1。
2、普朗克辐射定律:
3、黑体的波谱辐射曲线特性
特性1:总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T的4次方成正比:斯特潘—波耳兹曼定律
特性2: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维恩位移定律
特性3:每根曲线彼此不相交,故温度越高所有波长上的辐射通量密度也越大
4、地物波谱特征
(1)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物体自身的辐射几乎等于零。地物发出的波谱主要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后,物体除了反射作用外,还有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电磁辐射未被吸收和反射的其余部分则是透过的部分,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2)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0. 45 ~ 0. 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3)对于一般不能透过可见光的地面物体,波长5 cm的电磁波却有透射能力,如超长波的透射能力就很强,可以透过地面岩石和土壤。
二、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太阳是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在大气上界和海平面测得的太阳辐射曲线。
2、从太阳光谱曲线可以看出:
(1)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和绝对黑体的辐射特性基本一致。大气层外相当于5800 K的黑体辐射;
(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其中0.38 ~ 0.76 μm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38%,最大辐射强度位于波长0.47 μm左右;
(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0.3 ~ 3.0 μm波段,包括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稳定);其他波段能量小,变化大。
(4)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衰减(64.5%);
(5)各波段的衰减是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选修五专题二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ppt
- 透明液压实验实验指导书.doc
- 透过随机散射介质成像.pptx
- 通信原理-Ch11-同步原理(邢2010年版).ppt
- 通信原理matlab课程设计.ppt
- 通信原理--第7章附录 多进制数字调相的调制器与解调器设计问题.ppt
- 通信原理 樊昌信 第九章.ppt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docx
- 通信原理总复习_2013.ppt
- 透视——名词解释和基本原理.ppt
- DB4403_T 533-2024 应急预案数字化指南.docx
- DB4420/T 48-2024知识产权信用分级管理规范.docx
- DB4401T 120-202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节能降耗技术规范.docx
- DB43T 884-2014 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技术规程.docx
- DB45T2030-2019 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420 T 39-2023 香山新街市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docx
- DB50 319-2009 污水处理终端排放计量系统现场校准方法.docx
- DB44T1249-2013 金钱龟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51╱T 3024-2023 人工繁育中国大鲵野化放归技术规程.docx
- DB44 818-2010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