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热点回顾
高考历史热点知识点回顾
怎样区分历史事物的性质和实质(本质) 【方法指导】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根本原因)。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举例说明】 1.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的实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战争。 2.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看到这懂了吧,实质也可以理解为根本原因) 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农民对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反抗。 4.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61年俄国改革的实质: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经济实质);农奴主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挣扎(政治实质)。 5.拿破仑法典的性质: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拿破仑法典的实质;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6.《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 7.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北宋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一次尝试。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 【方法提示】 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其二,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其三,注意表达的格式。如包括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具体表达模式: 模式一 判断功过并评价影响 (1)功过判断 (2)积极影响及史实依据(时间、地区、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及影响的具体表现); (3)消极影响及史实依据(同上)。 模式二 开放性评价题 (1)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明自己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具体写法同模式一)【例题释疑】 例1 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⑴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功过不同。 ⑵积极: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的思想出发点是正确的。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政策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就是一个典型 例子。 ⑶消极: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例2 (1999·上海)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⑴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 ⑵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答案要点: 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兴人才的成长。怎样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方法提示】 规律:革命根源+矛盾激化的表现+思想动员(可选)+人民斗争+资产阶级领导+导火线 1.根源=“……(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规律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教学空谷规律一 2.矛盾激化表现:往往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独断专行等激化了矛盾 3.思想动员为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人民斗争使革命时机成熟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