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钢在亚硫酸铵制浆蒸煮过程中的电化学特性杨德庆陈均志(轻化工系)张光华摘要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钢在亚硫酸铵法制浆蒸煮过程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发现,在蒸煮前期温度较低时,碳钢表面呈活化状态;在蒸煮后期温度较高时,碳钢表面呈自钝化状态.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亚铵法蒸球不能应用外加电流阳极保护法.失重试验证实了电化学研究结果.关键词:亚硫酸铵法制浆,碳钢,蒸球,腐蚀,阳极保护中图法分类号:TG174.361前言中性亚硫酸铵法(亚铵法)制浆得率高、成本低、投资省,适合于广大中小纸厂,尤其是乡镇企业纸厂的要求.但这种制浆方法对蒸球及其他制浆设备的腐蚀较为严重,这一问题阻碍了亚铵法制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研究,以便为亚铵蒸球的腐蚀防护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方法2.1电化学实验为了进行此项研究,我们将15L旋转电热蒸煮器改装,引入高温、高压环境下的三电极电化学测量体系,包括3支碳钢研究电极、1支参比电极,用整个不锈钢壁作为辅助电极.装置见图1.主要仪器:HDV-7B恒电位仪GX-1给定信号发生器503函数记录记LZ3-FC-5腐蚀测量仪研究电极为A3钢Υ12mm,外套F4塑料管,电极与锅体绝缘.参比电极为RG-I型AgAgCl固体参比电极.收稿日期:1996-11-01Ξ·36·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第15卷2.2蒸煮工艺条件装锅量:1100g风干原料亚铵用量:10%(以(NH4)2SO3计)氨水用量:1.2%(以NH3计)液比:1∶6蒸锅转速:约1rmin升温曲线:升温时间:约50min升至最高温度170℃;保温时间:60min,温度150~170℃;降温60min,终点温度为130℃.最高压力:12kgcm2(有假压)蒸煮初始pH值约8.9,终点pH约6.7.在蒸煮器转动时碳钢电极表面类似蒸球表面某一点发生气—液相间的周期性转换,每次测试前碳钢电极表面用120目刚玉砂纸打磨至无锈蚀痕并用乙醇、丙酮清洗后吹干.2.3失重试验试验在15L旋转电热蒸煮锅内进行,试片为Υ90mm×1mmA3钢,用120目砂纸打磨至无锈痕,再经乙醇、丙酮清洗、干燥,称重后分两组固定于蒸煮锅内.其中一组加阳极保护,另一组不加阳极保护.阳极保护电极电位:0.00V.腐蚀后的试片经电化学除膜并清洗、干燥、称重.图1安装三电极电化学测量装置的旋转电热蒸煮器简图3实验结果3.1蒸煮试验结果在蒸煮过程中连续测定碳钢电极的电位和腐蚀电流的密度,在蒸煮不同阶段测定碳钢电极的极化曲线,同时取出少量蒸煮液测定pH值和SO32-浓度,所得结果见图2和图3.由图2图2亚铵法蒸煮过程中碳钢表面电极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可知,蒸煮初期碳钢表面电位先向负再向正移动,当升温到120℃左右时,电位开始急剧向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也由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变为急剧下降,表明碳钢表面在此温度区间由活化迅速转化为钝化.以后碳钢表面一直保持着钝化状态直到蒸煮结束,只是腐蚀电流密度在蒸煮保温后期略有增加.·37·第2期杨德庆等:碳钢在亚硫酸铵制浆蒸煮过程中的电化学特性由图3可见,在蒸煮升温前期碳钢表面处于活化态.其极化曲线显示,随电极电位升高碳钢电极从活化态转变为钝化态.极化曲线上钝化区较宽,且维钝电流(I维钝)很小.随着蒸煮液温度的升高,碳钢表面活性增加,极化曲线上的活化溶出峰增大,碳钢表面的腐蚀速度也加快.在蒸煮升温至一定温度(约110~140℃)后碳钢表面转变为自钝化状态,这时极化曲线上的活化溶出峰消失,碳钢表面的腐蚀速度降低到一个较小的水平(见升温到154℃的阳极极化曲线).这种自钝化状态一直维持到蒸煮终点,下次蒸煮初始,碳钢表面又重新呈活化状态.图3不同蒸煮阶段碳钢电极的阳极极化曲线(扫描速度:3mVs)图4蒸煮过程中将碳钢电极电位恒定在其钝化区(0.00V)测得的电流变化曲线图4为利用图1所示装置,在蒸煮过程中用恒电位仪将碳钢电极的电位固定在其极化曲线的钝化区(0.00V)测得的电极在蒸煮过程中的电流变化曲线.从图中看到,在温度超过45℃时约0.024Acm2,90℃时约0.031Acm2,108℃时出现转折,电流脉冲减少(0.017Acm2),这是由于在此温度下碳钢电极趋于自然钝化,以后的升温过程电流又逐渐增大.由图可见每一个电流脉冲均是在电极从气相进入液相时发生,这一现象显然是由于当电极转到气相时电路不通,所以电极表面在液相中由外加电流的作用所产生的钝化膜因为失去了维钝电流(I维钝)而在气相被破坏.当电极重新进入液相时,由于碳钢电极表面电极电位很高(0.00V),所以在电极表面立即以大电流再次氧化并产生钝化膜,由此出现电流脉冲.电极再转到气相时,此钝化膜又因失去维钝电流而被破坏,因此,在亚铵法蒸球上采用外加电流阳极保护时,当蒸球在旋转过程中其内壁发生周期性气、液两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眼外伤ppt课件-眼外伤健康教育课件.ppt VIP
- 《新时代思想读本》3.2新时代新征程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pdf VIP
- 外研版六年级(上册)M4U2.ppt VIP
-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思政案例内容整理.docx VIP
- 《无人机综合监管与航路规划》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优质!)Amfori BSCI社会责任验厂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自-电大__电工电子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