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磺研究的概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磺研究的概括

石磺研究的概况 石磺属(Onchidium)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石磺科(Onchidiidae),和陆地上的蛞蝓和蜗牛是近亲,是一类身体裸露无贝壳,近长椭圆形,具有发达外套膜的软体动物。自1800年Buchanan发现第一种石磺:Onchidium typhae开始[1],世界上已记录的石磺有Onchidium verruculatumCuvier,1803;Onchidella celtica Cuvier,1817;Onchidium nigricans Quoy and Gaimard,1832;Onchidella campbelli Filhol,1880;Onchidium damelii Semper,1882;Onchidella flavescensWissel,1904等,Baker(1938)将石磺分成了6个属,分别为Onchidina、Onchidella、Peronina、Platevindex、Hoffmannola、Onchidium[2-3],其中目前研究最多是Onchidium属石磺。石磺主要栖息于河口沿岸潮间带上部或潮上带的岩礁、红树林、芦苇丛、大米草滩,广泛分布于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在亚洲的日本、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尔代夫和印度,以及非洲和澳大利亚红树林潮间带地区均有分布(见图1)。Onchidium sp.是我国特有种,产于江苏、上海和浙江沿海滩涂,福建以南沿海则多产Onchidium verruculatum[4-5]。石磺俗称土海参、海赖子、土鸡、蛤蟆石磺、涂龟、土龟,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特别适合中老年高血脂者食用,有去湿功效,并具有明显的促进乳腺分泌作用,尤其在我国南方是妇女产后调补用品,是很好的中药材和滋补品[6-7]。我国主要是作为一种新近发展的经济食用品种,国外上个世纪做过石磺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8-10],90年代以来,多作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材料。目前,国内外在石磺的生态习性[11-12]、生理生态[13-18]、胚胎发育[19-21]及神经生物学[22-23]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工作,但其人工育苗技术迄今未见报道。 图1 石磺地理分布图 Fig.1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world’s coast 一、分类学的研究 1、在世界上现在公认的石磺属才有6个[24],根据上海海洋大学石磺研究课题小组的工作表明江浙沪(简称JZH)和海南橘黄(HNJ)的生态习性非常相似,福建蓝紫(FJZ)和海南蓝紫(HNZ)的生态习性极其相似,福建软红(FJR)和海南软红(HNR)的生态习性非常相似,海南黑体(HNH)和福建黑体(FJH)的生态习性也非常相似。生态习性可将这8个石磺群体分为明显的4个属群以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的总DNA为模板,利用16SrR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中国和越南石磺科贝类10群体共99个个体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长度约500bp的PCR扩增产物;其核苷酸序列经DNAStar分析, T、C、A、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0.0%、17.4%、29.6%、23.0%。其中A+T含量(59.6%)明显高于G+C(40.4%)。99个个体中共检测出30个单倍型,12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通过分析碱基组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并结合形态学聚类分析,可以将8个群体初步分为四个类群:1)江浙沪(JZH);2)福建硬黑(FJH)和海南硬黑(HNH);3)福建软红(FJR)和海南软红(HNR);4)福建蓝紫(FJZ)、海南蓝紫(HNZ)和越南蓝紫(YNZ)。其分群结果与传统分类相一致。这四个属分别为Onchidium、Platevindex、Paraoncidium和Peronia。 2、代欣欣、沈和定、冉福等人通过显微观察了瘤背石磺 ( Onchidium struma) 和石磺 ( O. verruculatum ) 齿舌的形态结构。运用差异系数法对两种石磺齿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利用 SPSS 1010 对瘤背石磺、石磺齿舌参数(齿舌长、齿舌头宽、齿舌中宽、齿舌尾宽、横列数、每排最少齿片数和每排最多齿片数)与个体参数(体长、体宽、体高、足长、足宽和体重)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石磺齿舌都很发达 ,外观呈长统靴状;齿片排成许多横列 ,每一横列均有中央齿一枚 ,侧齿若干无缘齿;两种石磺的齿舌头宽、 齿舌中宽和齿舌尾宽差异极显著 ,但差异系数小于1.28 ,认为两种石磺的齿片形态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25] ,但齿舌参数不适合作为石磺属贝类的分类依据;瘤背石磺的体宽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