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场高速路初勘地质勘查说明.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机场高速路初勘地质勘查说明

某机场高速公路初步设计修编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一、地形、地貌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推荐方案K线里程为:K0+000~K28+250.674,全长28250.674m,主要工程有:拦浪山隧道、金湾大道高架桥、大门河特大桥、珠海大道高架桥、鸡蹄门特大桥、石狗高架桥、象山隧道、珠峰大道高架、司马山隧道、东塘村高架桥、锅盖栋一号隧道及锅盖栋二号隧道、乾务大桥、老李仔大桥、沿海高速1#、2#跨线桥及黄杨大道跨线桥等;全线还设有A、B两段局部比较方案,A线起至里程为:AYK14+346.35~AYK18+400。B线起至里程为:BYK21+420.236~BYK24+318.782。有三段设左右线分修方案、分修间距为10~40米。初步设计评审以后,又增加Q线和R线做局部比较,由于A、B局部比较方案价值不大,本次修编就不再出版了。 (二)、地形、地貌 某机场高速公路走廊带内中段属海湾区平原地貌,地形平坦,起伏小;南段(起点段)及北段(终点段)为残留有隆起的残丘和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南段相对高差约130m左右,植被发育,自然山坡坡度约20~40°,呈直线形山坡;北段地形切割较强,相对高差约150m左右,植被发育。自然山坡坡度约20~30°,局部大于35°,呈偏园形山坡;全线南段及中段河流沟涌较多,地表水系发育,北段仅以鱼塘和水库为主。地表水体不发育,本工程与金湾大道、珠海大道和珠峰大道、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县乡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三)、地质勘察采用技术标准与规范 勘察设计工作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提供专业设计用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符合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中有关规定,主要执行交通部、国家及其它部颁的规范、规程如下。 1、交通部颁有关规范、规程: 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98 ⑵《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⑶《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⑷《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⑸《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⑹《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⑻《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⑼《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 ⑾《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07-2004 ⑿《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⒀《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⒁《工程地质手册》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本次主要利用资料: ⑴1/5万三灶幅、唐家幅、斗门县幅、澳门幅、平沙农场幅、飞沙幅等区域地质图和地质报告; ⑵《珠海市机场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粤震安评 [2008]74号; (四)、勘察目的 1.初步查明本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现象分布特征、区内岩土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 2.初步查明本区范围内覆盖层厚度,特别是砂、软土的厚度和基岩埋深风化带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体完整性及有无软弱夹层、差异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分布,地下水发育情况及腐蚀性,为桥基和路基设计及隧道提供依据。 3.取样品测试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为设计提供软土的固结和压缩指标及强度指标,地基土持力层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及基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挖方边坡率、隧道围岩分级和隧道涌水量预测等。 5、布孔原则及完成工作量 初勘的布孔原则:桥址段原则上按100~150米布置1孔,在地质异常地段加密布置钻孔,每座隧道进出口及局部浅埋地段均布置钻孔控制,挖方路基、高填方路基及陡坡路基段、软土路基段都布置了适当的钻孔控制,互通立交区的匝道桥及路基也布置了适当的钻孔控制。有代表性的在孔内进行了标贯试验、岩土取样试验、抽水试验;隧道进出口段100米范围内还进行了高密度电法及浅层地震射波法等物探勘察,软土路基地段进行了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等原位测试勘察,共布置了机动钻孔437个,静力触探孔34个。由于勘察中路线及工程方案有几次调整,编号为Z1-DK-1~Z1-DK-46及其他少量的钻孔因偏离线路太远而没有被利用,只做钻孔柱状图的整理。完成工作量见下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钻探 m/孔 16150.06/437 2 地质调绘 Km2 15.20 1:2000 3 静力触探 米/孔 748.5/34 4 十字板 点/孔 161/11 5 水样 组 42 27组地表水15组钻孔水 6 土样 组 622 7 土腐蚀性分析 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