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城区棚户区改造调查方案调查的理论假设
西城区棚户区改造调查方案调查的理论假设
西城区棚户区改造调查方案调查的理论假设(一):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关于棚户区改造的调查报告
前言:这次本小组人员先是前期通过网络等途径的资料整合,结合自己的思考,再一起讨论罗列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我们深入了南京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调查的过程中,当地的居民都很配合我们的问题,积极回答毫不隐瞒,甚至有热心的人引导我们去哪一家,并且在双方的协调下记录了宝贵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调查主题: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情况及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家政策是
否完全被执行,以及当地的居民对于国家这一政策——棚户区改造是不是满意,在他们心里到底是利民还是害民。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3号—18号
调查人员:(以下按照学号顺序排列,没有所谓的先后)
张路路 刘惠娜 李克英
热义兰木 靳玉瑞 江心怡
调查对象: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居民
调查地点:前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棚户区的资料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大
概的改造过程,后期深入南京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拆迁地实地
调研
调查思考:
棚户区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在一片废墟中,有这么一家还在坚守着,晒晾的衣服在简陋的屋前随风飘扬孤零零的正如它的主人,在面临房子要被拆迁,又没有别的去处,也买不起房,即将要流浪街头的时候,那种孤单,那种无助与无奈以及愤恨。
棚户区改造不是要改善百姓的住房条件吗?不是有利于百姓的吗?为什么还有人不愿意搬呢?他们难道不想住上更好的房子吗?
当然不是这样,必然是棚户区改造的补偿政策没有办法让居民们接受,谁不愿意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谁不愿意住宅的周围干净整洁然而愿望总是美好的,国家的政策也是好的,但是怎样有利的计划实施起来都会变得大打折扣,造成这样的局面,谁也不好过。整体情况看,大部分群众还是不希望搬迁的,不论是出于“安土重迁”思想的牵绊,还是对于新房的不满意,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现在后批还未搬走的大多数是弱势群体,相对的低收入人群和老人,这样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老人们提到搬迁就很无奈,他们这样朴实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群众们都怨声载道,总的来说,国家的政策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一到具体实施的时候,所有的问题就都曝露出来了。 这样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内心也涌出无限的辛酸,一位86岁的老人站在简陋的旁边早已变成废墟的房子面前,颤颤巍巍的说着“只要让我们老两口有地方住,能死自己的家里就行了,我没有别的要求,答应这个我就拿我的房产证去换他的。”是呀就这样简单的要求我们的国家政府也不
能满足,看着这些已经半个身子住进坟墓的老人于心何忍呀!其实还坚持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没有钱去买现房,而政府给的租房子的钱——就是过渡费(每平米仅28元)不足以租得起房子,大家没有办法,没钱住,没钱买,没钱吃饭,什么都没有怎么敢搬出去,怎办么能办出去。有人是这样说的,我家是六口人,房子仅有55多平方米,阳台楼梯都不能算进去,给的过渡费才1500多租房子都不够,家里哪有那些钱去补呀!家人都是在大工厂做工的人,每月的工资也就1000多,那来的钱!大概都是这样的难处,才迟迟不肯搬出去,实际上如果能满足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就行了。国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真的只是改善人们的住房条件吗?可是百姓却如此大的意见,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甚至有人说那些拆迁办的人有的小组根本你就不上门和你谈,还说要谈条件就到他的办公室去,难道要拆我的房子,我还要争先恐后地跑到你那去吗?工作这样的不积极,诚意,这么让群众满意的离开。政府是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的,但是有的没有实行,有打了折扣,由得让人们很不满意。比如说南京下关区的棚户区拆除后,在栖霞区(也就是丁家庄)盖有保障房,先不说房子的价格及条件,就盖房子的地方人们就有很大的意见,说原来这个地方是有什么化工厂的,这里的环境有污染人们不适合在这里居住,其次,栖霞区和下关区相距很远,大家都在下关区周围工作上学,搬到一个这么远的地方交通也不方便,平常的工作也麻烦,总之有很多不便捷的地方,人们不想搬。关于这个得到房子的问题,大家都众说纷纭,有的说一定有,有的说要申请也不一定的得到。就这一个问题都这么不清楚,可见国家的政策方案宣传的多么不到位。
下面从以下几点阐述我们的思考及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所谓“棚户区改造”顺乎民意吗?真的是地方政府所说的“惠及于民”,还是源于地方政府的难以遏制的利益冲动?(与民争利)
顺乎民意?就这点从网上和实地了解到的结果基本差不多,大部分群众是这样回答我们的“政策是好的,只是实行下来就变了模样了。。。。”,再者就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为什么民众反感“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