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山水微景观的设计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设计研究   摘要:生态山水微景观也被称为盆景艺术,它源自中国,以自然界的各类植物、山石作为基材,经过人工雕琢与驯化,在见方小盆里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瑰丽神貌。盆景艺术与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立足于微缩生态山水与园林景观同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微缩生态山水设计与园林美学思想的互动,探讨微缩景观与园林造景艺术手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Abstract: Micro ecological landscape also known as bonsai art, which originated from China, with all types of natural plants and rocks as the substrate, after domestication and artificial carving in the square, small bowl, concentration, 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magnificent appearance of go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nd bonsai ar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of miniature homologous, mainly studies the interactive miniatur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iature landscape and garden landscape art techniques.   ?P键词:山水微缩景观;园林造景;景观设计;文化表达   Key word: miniature landscape;garden landscaping;landscape design;cultural expressio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193-02   0 引言   中国园林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在世界生态景观中独树一帜,被西方称之为“世界园林之母”。我国的造园艺术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其中的“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造园艺术的范例。之后由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也从模拟仙境的虚幻境界转化为现实题材的创作,更多的运用现实主义的造景方法设计出更贴近真实自然的景观。结合中国博大精深的造园艺术手法,浓缩设计出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自然的雄、险、奇、秀的风情,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熏染,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意境,是景观设计者们不懈的艺术追求。   1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基本定义   生态山水微景观也被称作山水盆景,要求以生态学的观点设计出具有营造健康,可持续性贴近自然的效果,以造园景观的观点来制作出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的微缩景观作品。由“空间论”转向“环境论”进而发展到今天的“生态论”为指导思想。生态论要求山水盆景设计结合园艺学、美学、文学以及自然学科互相融合。使它:“虽为人作,却源于自然”。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教授麦克哈格(I.Mcharg)所提出的观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自然有限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生活和生产的途径(I.Mcharg 1969)。   2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意境与表达   山水盆景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就有记载,延续至今,形成五大流派,也有称八大流派,其发展趋势趋于融合,即综合各派的优点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制作出更能体现山水自然之美的生态山水盆景的作品来。   如何将黄山之雄、华岳之险、雁荡之奇、漓江之秀凝聚于盈尺之间呢?古人云“山有三远,自下而仰山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山水盆景要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高远可以表现出“忽乎太行,王屋起于前,而连连若不可掩的雄浑之势,深远可以描绘出重峦列峰,径路曲幽,水若有声的意境。平远则可表现出岗变逶迤,平坡一抹,小桥流水,茅亭竹树的幽淡情趣。   自然山水是美的典范,秦以后的造园范例和大量的山水诗画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自然山水之美作为欣赏和临摹的对象,唐朝诗人王维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